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成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人們的教育觀念正在逐步轉變,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也應不斷更新了。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標準,應從教與學兩方面來衡量,對教師的教來說,要看是否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是否能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是否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學;對學生的學來說,要看是否學得積極主動,是否動腦、動手的機會多而適當。現就如何創設理想的問題情境,構建學生自主性學習談點認識。
教學情境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于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
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課的結束。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過,“好奇者,知識之門。”如果我們能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學生的想象空間,將學生帶入到不同的課堂氣氛,適合于課堂內容的環境、氣氛當中去,就會有不同的效果,這便是人為的創設情境。
教學情境是指伴隨或彌散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心理環境氣氛。良好的教學情境可概括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伴隨教學過程而引發出來的情感、智慧和探索精神達到高度的統一和融洽,從而表現出一種濃烈的互相感染、互相激勵,達到高度默契的心理環境氣氛。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誘發并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主動性和主體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在生理學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創設如下教學情境。
如在植物《呼吸作用》的教學中,可先讓學生做一個小活動:屏住呼吸,看誰堅持的時間長。然后教師問:“大家屏氣時有何感覺?”學生會說:“憋不住……”。此時老師說出人需要呼吸,再遷移到植物,思考植物是否也需要呼吸呢?等問題之后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進行思考分析,由學生來回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能使學生比較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從而激發和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實踐活動和情感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映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就是要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步驟是:創設問題情境——講授與討論——鞏固與反思——作業與預習
二、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愿望。
教學情境的要素有:
(一)情境是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學習環境,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素材和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是教學情境的必備要素。
學生的原有經驗是學習新知識的出發點和依據,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使學生的原有經驗通過再創造,獲得新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產生新的發展。
如講解血型時,父親和母親分別是A和B型血,子女可能的血型是?母親是A型血,懷的子女是B型血,為什么子女安然無恙生下?同學們通過討論,結合生物學知識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很快掌握到了新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產生新的發展。
(二)從創設情境中引導自信
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目標,有機地運用情境創設使課堂富有情趣,具有一定的情節,如通過臨床實例,并聲情并茂的形象化語言描述,激發好奇心,在主動參與積極投入教學中引導自信,所以不管學生的基礎如何差,只要給他足夠的自信,都會有一定的收獲。
鼓勵會讓學生產生力量。當學生學習困難時,要知道學生渴望熱心幫助,教師應熱情地幫助其分析困難的原因是能力有限還是心理問題,要善于從正面引導,啟發先要樹立信心,而不能簡單的責怪和輕易表現出沒有信心的神態。激勵永遠是培養自信的有力方法,如“別著急,進步很大,再努力一定會成功”等激勵性語言的運用。學生會倍感信心大增。
運用“正強化”原則妥善處理突發事件
“正強化”是心理行為訓練的一種手段。是指個體在某一情境下的行為因獲得滿意的結果而得到強化的過程。運用正強化原則,可以有效進行兒童行為的塑造與矯正。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用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創造和諧的學習氣氛。
(三)情境具有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和成長的情意因素
1.運用激勵的原則,鼓勵學生參與
只要學生積極參與就多用鼓勵、肯定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大膽發言,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教學中要不怕學生失誤,應千方百計尋找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別是對于課堂上表現比較膽小,回答問題怕錯而被人恥笑不敢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上進心。教師還應注意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多活動、多訓練。這種教師教學思想、教學作風、教學技巧的獨特表現,可以巧妙地為學生創造一種興奮的心態和強烈的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分析問題等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2.學生喜歡公平公正,能了解學生,又能與他做朋友的老師。
通過營造一種生動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創設一種與親和的人際情境交融在一起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在寬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發揮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總之,和藹可親的教師教學效果比嚴肅的教師好的多。
創設情景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我們要明白教育的功能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啟迪學生的悟性。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覺醒,那無疑是理想的方法之一。它對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貫徹素質教育,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對于課堂沉悶氣氛的改變都有一定的好處。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地探索與進取,不斷地積累,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