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開發學生的潛能,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與發展潛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教育教學,使其得到個性化發展、發揮最大的潛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基。那么,如何開發學生的潛能呢?下面我就談談我是怎樣做的。
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關注學生用“心”施教,為學生提供適合他的教育,用發展、贊賞、期待、愛撫、鼓勵的眼光專注學生的成長,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陽光雨露滋潤。在教育教學上不是“齊步走”,而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而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和諧發展?!俺哂兴?,寸有所長”,一個班級四十多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人格,個性特征不同,那就需要老師找出他們的不同點,針對特征發展他們各自的潛能。
個別化教育,就是堅持共同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學會用不同的方法達到教育的目的。作為班主任,必須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嚴中有愛,而且要著力研究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品質。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每個需要。在班集體中實現個別化教育的探索,發揮學生自主性和選擇性,使學生個性發展的過程成為一個自主、自由的過程,使他們的潛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發展。針對個人的天性稟賦進行個別化的教學,即謀求差異的教學方略體現了個性化教學,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教育工作中,更要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教育。在一個班級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優等生,有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很困難,這是諸多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深信每位學生都有潛質,都能取得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發展為代價來換取另一部分學生的發展。作為班主任更要真正關心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的實際需要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能放棄任何一個人。在我的班級里有一位姓劉的學生,剛進班級時,語文是他頭痛的學科,測驗常常不及格,怎么努力都瘸腿,而其他學科卻很好。針對這種情況,我采用了分層遞進的方法。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我首先讓他對語文先產生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自覺地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積極的學習: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先把基礎性的知識掌握牢固,再一點點的分層次深入知識。然后培養他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加上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語文習慣,讓他主動地去學習語文。他取得哪怕是一點點的成績,我都會鼓勵他,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點,發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最后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善于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經過長時間的堅持,他漸漸地對語文學習有了興趣,在閱讀和寫作能力上有所提高,語文成績呈直線上升,最后成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曾代表學校參加市舉行的作文比賽,并取得了好的名次。
在日常的學習當中,班主任老師要經常實施鼓勵表揚性的評價,因為它是激發人內心潛能的動力,它可以增進師生感情,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對自己潛能開發有強烈的自信心,能夠自己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我們要鼓勵學生的微小進步,耐心對待他們暫時停滯,讓每個學生都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在我的班級里,我不但在課堂上口頭激勵他們,為了更好地和學生溝通,鼓勵他們贊揚他們,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潛能,我讓全體學生準備了了一個學生溝通本,課下以書面激勵的形式,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不管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什么困擾都可以和我交流。每天我會在本子上對每個學生做以評價,表現好的我激勵表揚,“你真棒,今天得了100分,繼續努力”、“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再認真些,你的語文成績一定能更好”、“你能行,今天的表現在班級里可以得A等了,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這樣以來,平常一些不愛說話的學生就可以在本子上和我交流,彼此信任,增進師生感情,促動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主動發展。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在班級教學和管理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想要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能,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教育教學絕非易事,需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做出艱苦的努力,摸索前進,對每個孩子付出“愛”,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發揮自身長處,完善自身素質,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