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維品質的主要場所。學生參與課堂的狀態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緊抓學生主體的管理,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質態,最終達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本人的相關做法。
促進學生良好聆聽素質養成,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提供準確信息來源:傾聽是一項技巧,也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證。善于傾聽、接納意見的背后意味著實實在在的收獲,因此要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善于傾聽的好習慣。學會了聆聽,你就有了第三只眼來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
初中體育課不同于其它文化課,課堂中一些小的無關緊要的事情,學生往往會無意識地關注,分散注意力。為此,我與學生約定了紀律,當我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口決與提相關要求時是禁止講話,而且我還會在講完后讓學生出來展示與復核相關的要點,答不出的會被罰做素質練習。
動作技術學習經過老師講解示范后,加上學生的嘗試后就能很快掌握,得到驗證,學生上課是否認真聽,隨之自主練習時所做動作是完全有差異的,通過抽查與巡視,就能判斷出學生上課是否認真在聽。
形成積極參與的心態,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提供量變到質變的保障:積極心態就是面對學習、困難、挫折、挑戰和責任時有強烈的成功欲望,能從正面去想,從積極的一面去想,從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想,并積極采取行動,努力去做。
學生喜歡的體育活動多開展,多練習,學生的激情高,學生練習就多。在平時課堂教學時,我經常讓學生出來示范,而且我會選擇幾個人進行一起示范,這樣增加了學生示范的機會,示范完后我會立即讓全班的學生給鼓掌肯定。對平時不怎么愛運動的學生也因不同標準給予肯定與賞識后,他們也會練習得很認真,很投入。我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比較,有進步時就得到合作小組的肯定與加分,讓他們站在曲線起跑線上同等競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嘗試成功,經過這樣方式以后,學生的積極性與信心也會得到了提升。
增強合作競爭意識的形成,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提供優勢互補資源: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合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均衡達成,讓學生在競爭中懂得合作,在學習中達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合作雙贏的效果。
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個性特點情況,我按照公平編排原則將不同層次學生合理分配成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一幫一”、“一促一”的學習隊伍,共同學習,進步。我采用積分制來評定學生個人與小組合作的情況,通過課堂表現,個人行為,教學常規,課中批評與表揚,成績考核,小組評定認真與積極心態,參與小組討論的狀態,動作技術示范質量,上課發言與做示范時的積極主動性,單元階段性測試與技術評定考查,合作小組一周累計綜合表現,室內理論課提問與考試等等方面進行分別積分,與小組長、體育骨干共同算出學生的等級并給予公布,這種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使學生全部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起到對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的開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體驗快樂與成功,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汲取持久能量:我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分類控制與分層指導”的研學組織形式,分層點撥是針對學生的自主練習情況,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如低層次的學生主要側重態度與身體素質練習上給予較為詳細的輔導,在練習態度上給予監督,在參與情感上給予鼓勵;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則主要側重于動作技術細節與成績增長點上引導。優秀的學生可通過介紹自己的體會與練習方法,分享智慧,帶動其余成員共同進步;中等的學生在交流中能得到啟發,從而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較差的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還可得到他人的幫助、糾正、提高。學生在練習時感受到滿足,得到尊重和肯定,才會開心與快樂,為他們的持續參與練習提供動力保障,從而最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總之,我們在平時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以上方面抓好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管理,強化學生的內力,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最終達到增強學生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