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將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充滿機遇和挑戰、更加激動人心的時代。對于我們這些肩負著“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之責任的計算機教師來說,面對知識結構豐富,個性鮮明,求知欲強等形形色色的學生,肩上的責任之重和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嚴峻的。因此,我們在白己的教學活動中,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為任何富有創新的思維要加以深化、發展,必定要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才能得以提高。
計算機與基礎教育相結合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大趨勢。因此,計算機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廣大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人們應用計算機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術的程度,所以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專業發展倍受各方面的關注。那么,如何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的教學質量,使之能充分適應新課改革的發展要求,我們該怎樣去重新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進行定位與改革,使之能夠繼續向前發展,便是重中之重了。
計算機專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目前職業學校雖然普遍開設計算機專業,但距前幾年招生規模明顯減少,計算機教師甚至出現剩余現象,而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存在著一個“怪圈”:一方面用人單位覺得IT人才匱乏,市場上難以找到合適人才;另一方面許許多多的畢業生義找不到合適的崗位,關鍵問題在哪里呢?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掌握一項或某個方面的專業技能是至關重要的。現行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和實際的需要往往是相脫節的,或者說聯系不夠緊密,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某一項技能,畢業后也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和生存。分析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從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上存在課程內容陳舊,專業課程設置缺乏深度,不專不精,導致學生所學的專業技能不熟練扎實,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從課堂教學上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不突出,學生欠缺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計算機的學習能力不足,導致跟不上計算機知識日新月異發展的步伐。學校缺乏深入實際調查市場需求,不能及時與企業單位溝通,僅是在校內“閉門造車”,學生沒有真正的專業實踐機會,導致所學專業技能與實際工作運用存在脫離,畢業后不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或不能滿足單位的軟硬件技術運用需求。
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與專業發展: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與專業發展應包含下面幾個層次:最基本的改革是教育觀念、思想的改革,其次是教材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服從于教學內容的改革;更深層次是專業體制的改革;最后就是教學模式與發展方向的改革。 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研究與改革: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體,教師思想的改革,是所有課程改革成功的前提和保障。要求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尺度和方法。我們在對教師的思想進行改革時,利用了諸如專題研討、專題講座、師生座談、優課評比、示范課觀摩等形式從正面引導、各種激勵措施并舉。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活動所形成的過程,存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樣一對矛盾的對立統一。如何看待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是由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來決定的。我們應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步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變,改變以教為主,不在一味強調“教”,而是強調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心,教學并重。
教學模式與發展方向的改革:在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我們就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面向學生、探索適應新課程體系要求的教學模式。
全國職教工作會的召開,為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摘要:計算機專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以“以學生能力為本位、行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計算機專業白身的特征,以課程改革來推動計算機專業全面、深入的改革。在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與專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參和性,只要我們正確定位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大膽進行課程改革,使培養的學生更快更好的適用市場需求,就會把中職的計算機專業辦的更專業更強大。作為計算機教師,我們要在課程改革和專業研究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去迎接更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