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美術課要做好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用心思考推敲。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應該說,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現代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質,人文素養。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工作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快樂的節日》這一課里,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制作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掛在教室四周,我還準備了一些有節日氣氛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學生工具材料要充分準備,也是上好美術課的關鍵。
二、美術課堂的導入
課程導人致關重要,平淡無奇的開頭不可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不可能把學生引入最佳狀態去積極參與教學雙邊活動,不可能將學生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每節課新穎的引言、巧妙的導語、生動的開頭,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環境的重要手段。好的課堂教學導入法,既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起到承上啟下、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責任感的作用。:
(一)美妙語言導人法
如在學習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四冊《假如我是巨人》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言的:“同學們,上星期我們觀看了卡通片《小人國》。故事講的是海上的風浪打翻了一艘輪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個神奇的小島,這個小島就是小人國。請你們講一講格列佛在小人國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巨人會怎樣?”學生發言后板書課題:假如我是巨人。幾句啟發式的談話,既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大膽想象,導人新課。
(二)設疑提問導人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動力。在新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情趣,引導他們在好奇、歡樂中學習。設疑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如: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一冊《泥巴真聽話》,我先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紙下蓋的是什么?設疑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再引導學生用手觸摸感覺三種不同十濕的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質感和量感,喚起學生參與本課學習活動的興趣。
三、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和學生互動環節尤為重要,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
四、美術作業的評價
很多時候看孩子的畫往往搖頭,畫的是什么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炊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于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于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管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應當: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聽得懂,感興趣;只有這樣美術課堂教學才會有生機,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