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1.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滲透,作為思品教師,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課堂教學要體現三維目標,就必須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密切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認識各種社會現象,提高自身參政議政能力。因此,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活動成為新形勢下的一個新問題。
2.基于當前課堂教學現實的需要。多少年來,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絕大部分思品教師對時事政治的教學只是讓學生進行臨時記背,其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了解國家大事、關心社會發展,而是僅僅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在學習時被動接受,依賴性強,缺乏個人情感,缺乏自主性。學生的情感態度得不到正確引導,自主分析能力得不到發揮,愛國主義品質得不到培養。這樣,思品課堂就失去了德育主要的教化功能。因此,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活動,突 出德育的最高教學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
3.基于我縣教研教改形勢的要求。目前縣教研室根據新課改理念,鼓勵我們每一位教師樹立科研興教、教研興校的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搞教研,在教研中促教學,使我們成為研究型的教師。因此,教研室要求每個學校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廣泛開展課題研究,提高各校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和教研教改水平。通過《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活動》這一課題研究,深入學習有關課題研究的新知識、新方法,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時事政治教育教學的新路子,跟上時代的潮流,從而提高教研教改水平。
二、理論依據
1.《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感、認識自身成長的社會環境、提高生活適應能力、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關心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命運、樹立責任意識、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并且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2.《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學校要開展與學生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能力,并要引導學生去關心社會發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習慣。”
三、研究的意義
1.本課題的研究,有利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責任意識,有利學生自覺地去觀察家鄉建設,關注社會的發展,關心國家大事,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目前黨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學生參政議政能力和材料搜集能力。這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本課題研究實施,有利于探索出 思品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有利于探索出 時事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推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會用思品知識去認識、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從而樹立服務社會的意識,為將來步人社會打下基礎。
四、研究目標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人手,提高學生自主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白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且能積極運用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解決社會當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2.重視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以及運用知識分析重大時政的過程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去認識思考同一種社會現象的能力。
3.轉換教師角色,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研教改水平。
4.嘗試開發校本資源,實施新課程標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研究過程
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是思品課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社會的情感,讓學生在認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同時,樹立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這也是初中思品課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標——熱愛祖國,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因此,實驗中,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做好準備,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實驗探索。
六、課題研究成果
1.課題研究中,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將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形成自己的見解。我摸索出了一套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即:“時政收集一時政分類整理一時政宣傳一課堂時政滲透(5分鐘時事報道一時政人物故事育人一時政材料證明觀點)一班班通收看新聞聯播一時政專題講座一時政知識競賽一愛國主義影片展播”的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模式。
2.通過時政教學,讓學生提高了思想政治覺悟,提高了自主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參政議政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自己與家鄉、國家發展聯系在一起,并使他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強化了德育功能。
3.教師在實驗中提升了白己的業務水平,提高了教研教改的能力,并與學生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實驗加大了師生合作的力度,增加了更多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加強了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從而使教師更多地從學生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時也提高了我校政治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使得教學成績不斷提高。
七、存在的問題以及后續研究的思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也將產生一些新的思考。
1.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課題研究重視不夠,認為課題研究費時費力,耽誤自己的教學成績和學習成績,因此,他們都是被動的接受并有怨言。
2.有時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工作發生沖突,導致有些課題研究材料在升學考試后沒有能及時收集齊全。
3.課題研究中,由于班額太大,老師不能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檢查。
4.一部分課題研究圖片、資料在收集、存放、轉移中丟失。
5.隨著遠教資源的應用和班班通的相繼到位,時政教育教學還可以利用網絡查尋,自主學習,或定期組織學生通過遠教資源觀看空中課堂節目。
總之,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全體教師特別是思品課教師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更多、更好的適應新時代的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