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家長和老師幼兒成長發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僅靠任何一方都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幼兒的主要守護群體,家長老師在各自的場所負責好幼兒安全和教育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密切的聯系。結合當前幼兒教育家長老師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這些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當前家長老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目前的育兒環境往往是大人們承擔著掌控者和旁觀者的角色,而幼兒只身參與其中,家長因為幼兒沒有做好某件事而對其厲聲責備,或者因為幼兒弄壞了某樣東西,搞砸了某件事而動手教訓,并禁止其再犯,這樣幼兒對其所做之事產生恐懼;而在幼兒園內教師卻因為過于注意內容的邏輯性而給予幼兒消極或者否定的反饋,那么往往會導致這樣可能是不經意間的行為以后就會變的畏手畏腳,嚴重阻礙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
第二,家長與老師之間脆弱的信任關系。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某些地區的老師由于自身素質所限,往往采取體罰的形式懲罰幼兒,非打即罵,使得家長心存不滿。這些幼兒在看到別的小朋友做了同樣的事情卻未受到老師的責備,會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回到家中也不愿告訴家長。而其它的幼兒也會從這些體罰事件中對老師產生恐懼,造成他們在園所生活中表現沉悶。
第三,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及互動較少。目前多數幼兒家長和老師都承擔著輪換保姆的角色,家長送孩子上學時只和老師匯報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孩子放學時,老師也只和家長描述當天的表現和成績。而家長老師之間也不甚了解,老師無法得知父母給予幼兒的家庭成長環境,而父母也無法得知幼兒在游戲以及群體生活中表現出的一些缺點不足。這種模式嚴重阻礙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身心發展,使得孩子的一些潛能被埋沒許多個性在家里和幼兒園里都受到相應的束縛,限制了孩子的思維發展。
二、針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家長老師各自為政的問題,本文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教育發展實際,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
第一,做好各自的角色定位。幼兒教師與家長只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監督人。他們要摒棄之前管束者和擁有者的想法。孩子成長過程中更多地需要父母以及老師和他們處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白主權,和他們共同分享游戲中的快樂。要杜絕以教育者、指揮者、主導者自居的思想和做法。幼兒永遠歡迎教師以玩伴身份參加他們的游戲。家長應該將這種玩伴的角色延伸到在家庭或者社區游戲之中,大家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討論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和家長都升教師和家長時刻謹記要帶著一顆童心去參加游戲,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權。同時家長教師之間還應學會對游戲作出 評價。這種評價不是指游戲結束時的講評,而是指對幼兒游戲行為表現作分析、研究,以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狀況;對幼兒游戲作出評價,以便于對游戲指導作出計劃。
第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孩子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是在幼兒園度過,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希望有更多得更全面的了解,與教師建立起積極的合作關系,有助于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長。同時教師需要對孩子平時在家的情況有所了解,并以此作為前提條件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這樣孩子就成了老師家長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橋梁,老師家長本著創造一切有利于幼兒成長的共同目的為出發點,彼此建立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合作氛圍。
首先家長老師之間的不信任多半來自于家長無法充分得知幼兒在校園中的飲食起居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校園應該覆蓋城鄉網絡監控,構筑幼兒在園內的全天候可視化的交流平臺。家長在此平臺下可以看到幼兒的游戲完成情況,同時參與到計劃游戲、準備游戲的進程中來。其次要讓家長親自參與到幼兒園所的日常運轉中來,例如在方案教學過程邀請不同專業的家長為幼兒們上課;老師組織家長輪流扮演課堂協理員,維持日常游戲秩序;輪流組織家長參與為幼兒備餐,這樣能夠讓家長放心幼兒在園所內的生活,并起到監督作用。
第三,做好觀察記錄。老師與家長應該多就興趣愛好進行留意觀察,針對每個幼兒的情況建立彈性課程策略。通過孩子的動手學習過程,老師不斷發現其興趣愛好和特征,按照兒童不同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啟發其進一步的創作和創新思維,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要對每日幼兒在各自管轄的區域內的表現進行詳細的記錄,這并不等于對日常鎖碎事情的記錄,而是要能反映出幼兒良好人格形成元素的表現,十預措施以及干預效果。老師每日送幼兒出園時要將詳盡的記錄交給家長,并向家長解釋十預理由和強調干預措施。家長在接回幼兒時,要按照老師以及自身的情況設定十預措施,對效果進行詳細記錄。在送幼兒入園時家長應向老師進行記錄交接,并討論制定第二天的干預方案。在一段時期之后,老師與家長之間應該進行階段總結。將每個幼兒的家園成長表現編定成冊。做好觀察記錄不僅可以使得家長老師工作之間無縫對接,而且可以保證幼兒人格健全養成的連續性和可視性。
第四,堅持情感教育與自然教育相結合的策略。自然、社會是兒童學習的不竭源泉。而情感教育可以增進幼兒,老師以及家長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使得幼兒與師長之間親密無間,而且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培養情感教育融入到白然社會的廣闊素材中,可以使他們獲得童年生活中最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本著環境育人的宗旨,幼兒老師與家長要相互溝通將親情教育主題融入到參觀娛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