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 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課堂教學倡導“以人的發展為目標”、“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而有效開發數學課程資源,引領學生走進課堂,激起學生心理和情感的共鳴,讓學生喜歡數學,親近數學,投身于數學學習中,課堂教學才會涌動著生命的靈性,生成一種動態的美;有效開發數學課程資源,讓學生自主地動起來,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進行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流,生命與生命的對話,關注人生發展的軌跡,體現人文關懷,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扇绾斡行ч_發課程資源,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靈活引進生活資源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展開有活力、活生生的實踐活動或游戲,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價值觀。
1.以生活經驗為背景,引領學生走進數學課堂。學生日常生活內容是新課改數學活動學習的背景材料,是學生人手的基礎.,只有學生對呈現出的活動內容材料感興趣時,才會主動參與學習,激發探索欲望,側重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受為出發點,創設一些貼近知識點的活動情境,形成學生的認知結構,引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
2.以生活趣事為手段組織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游戲給學生生活增添了樂趣,也是學生主要的活動內容。教師可以在學習中開發好游戲資源,要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既激發學習興趣,又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3.憑借生活事例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知識應通過應用得以鞏固,數學技能也應通過練習得以提高。研究表明,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識才會變得更加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明白生活離不開數學,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二、及時捕捉學生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程目標實施的對象,同時也是數學教學的資源。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原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學生之間的差異及出現的錯誤、意外等等,都可以作為開發和利用的課程資源。
1.利用生生間的差異資源實施教學。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的環境及生活背景等的不同,他們的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水平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承認并尊重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把差異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去珍惜、去開發,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及時捕捉意外資源促進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能促進教學或經過處理能促進教學的隨機事件,教師要善于及時捕捉,慧眼識別,巧妙轉化,有效利用,使其成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學資源。
三、挖掘拓展教材資源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
新課程指出:“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忽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而重在單一性結果與敘述方式。單一性的描述限制住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圍著教材教,學生跟著教師走,課堂中教學資源呈現的單一性,自然學生便不會有自己的想法。而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資源是多元化的,豐富的,是生動的亦是美麗的。因此教師應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暢想自己那與眾不同的想法,使之成為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彼此賞識的一種課程資源。
四、巧妙運用其他資源關注學生學習思想方法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應關注除學生、教材以外的其他各個方面。教學的生命力不是“復制”而是“刷新”。這是華應龍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多年來矢志不渝的追求。其實,這也正是新課程對廣大教師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更高的起點上不斷實現白我超越。
五、充分利用評價資源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激勵學生學習”是評價的重要目的之一。為此,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課堂是師生交往的主要場所,學生學習過程主要表現在課堂上。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把握評價的契機,審時度勢地給予恰當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學習的信心,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只要我們教師在精心預設的基礎上,依循學情,以靈動的教育機智隨時處理生成信息,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只要我們能夠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課堂上少一些權威,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賞識,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營造一種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圍,傾注教師的人文關懷,就能點燃學生強烈的數學情感,從而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讓學生獲得生動、和諧的發展。這就是豐富的課程資源,借此我們就能打造出全新的數學課堂,我們一定能“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