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教學作為一種課堂教學形式是一個由教學主體、教學客體和教學環境組成的。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應是一切活動的中心。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狀況將對藏文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學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要提高藏文教學的質量必須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實效性的因素
1.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經常會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游歷于課堂教學之外,有時在教師的要求下勉強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被動參與往往是趕鴨子上架,其結果可想而知。這樣的參與不僅難以實現教師預期的目標,還可能使學生因此對參與產生恐懼。
2.學生對課堂活動的目的不明確,只是盲目機械地參與。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指示不夠明確,有些學生習慣了“接受”式學習,面對課堂上教師設計的各種需要其親身參與、體驗的活動,表現得無所適從,缺乏對活動實質的把握,缺乏獨立的思維活動,只是盲目地跟從、模仿,只會以指定的方式參與指定的活動,機械地“游蕩”于其間。這樣的參與,其實效性自然會大打折扣。
3.學生缺乏良好的白主學習習慣,學習被動。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中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不會主動的去探索新知,對學習的興趣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研究的動力。看似熱熱鬧鬧的課堂,因為缺乏課外的進一步鞏固,使得教師原本良好的愿望化為烏有,那么其參與的實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4.學生缺乏白信心,對課堂活動的參與有畏懼感。一部分學生,藏文成績不是很理想。這些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時往往比較膽怯、沒有自信。他們在參與課堂活動時,總是怕范錯誤、怕老師批評。這樣一來就不能全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那么,參與課堂活動的實效性就可想而知。
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實效性的途徑
1.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不少學生,特別是漢族和家庭成員民族成份復雜的學生不愿學藏文,關鍵是他們對藏文沒有興趣。因此,作為藏文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能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例如,豐富多彩的藏文課外活動、舉辦藏文文娛晚會、故事會、知識競賽,從報幕到解說,從評比到頒獎,一般不準使用漢語,這類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有話能說的場所。另外,白編小品,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組織學生白編白導幾個小品。使他們在樂中學、做中學、動中學。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會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逐漸提高。學生樂于學習、善于總結、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素質也就會在其中逐漸形成。
2.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消除學生的厭倦心理。課堂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教師可以將傳統的教學方式加以適當形式的變化。例如,詞匯教學在藏文教學過程中歷來被認為是最枯燥乏味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在記憶詞匯方面失去信心而跌跤的,如果把詞匯放到句子里,再運用圖片把抽象的文字符號以各種絢麗多彩的畫面呈現,動詞以動作表現,名詞以實物或靜物畫面表現,其它難以單獨表現的詞匯就配以恰當的語言環境,或用手勢、表情來輔助表現,這樣就會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可適應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全面調動學生看、聽、想多方面的積極性。另外,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六人一組進行討論,對課文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引導并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多角度進行思維,以組為單位發表意見、上臺講解,下面各組學生可向“講演者”提問,共同探討。這樣,通過各種手段變化課堂教學形式,以達到全面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消除學生的厭倦心理。
3.教師加強藏文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白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研究如何教、如何帶領學生學習,這個問題可謂煞費苦心,而要想使課堂上的效果更加明顯,應是課堂學習對于課下學習和學科學習的積極影響程度有多大。也就是課堂上學生除了學會了多少知識之外,還要學會學習的方法。并且是適合白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藏文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要利用語法口訣,也可編些朗朗上口的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藏文的熱情升溫。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涌涌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總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學幾年來的幾點探索,這里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也需要與更多的教育同仁多多交流。我始終堅信:成功永遠屬于奮斗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我們努力,成功的大門會向我們敞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