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條件下如何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知足常樂,無欺白安”是教師體驗幸福的最高智慧。只有擁有幸福感的教師,才能把幸福的感覺帶給學生,才能讓學生成為幸福的人。
知足常樂,樂在修煉內心的“靜”。對于名利得亦不喜,失亦不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對于事業應該孜孜以求,而對于名利大可不必計較。在我們鄉鎮有一位多年在教學點工作的老師,不會騎摩托車,每周步二十多公里去學校,單趟就得四、五個小時,冬天還常常走夜路。有時為了趕時間抄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手拿砍刀,一邊砍草一邊前行。他的一首小詩是白己多年生活的寫照,“你坐你的車,我爬我的坡。你喝你的酒,我吃我的饃。什么也不說,心中自歡樂?!彼痰氖畞韨€學生個個書寫工整,成績優異。是什么動力支持他不辭勞苦,兢兢業業?我想任何物質力量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只有“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才能從中獲得快樂。
知足常樂,樂在享受教學過程中的“景”。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不斷成長,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其他職業所不能比擬的。他們熱情洋溢的演講、自信陽光的舞蹈、十凈整潔的作業,生動細膩的作文等是老師最好的精神食糧。班上有位孩子這樣描寫雪景:“說她像糖它不甜,說她像鹽它不咸。竹尖上堆積著厚厚的雪,孩子們忍不住想逗逗她,她就隨風飄落,如煙、如霧、如塵。道路兩旁整齊的白楊落光了葉子,穿著雪白的衣裳,伸出手臂像紳士邀請舞伴跳舞似的。”清泉般的語言怎能不讓你神清氣爽?
知足常樂,樂在大家的對你的”敬”。做一個學生滿意、家長放心、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的教師,是對教師最嚴格、最公正的評價。人們常說“金杯銀杯不如口碑”,當老百姓談論某個老師時說:“某某老師書教得好”,可以肯定的說這個老師是從容的有尊嚴的老師,是高度的責任心和扎實的業務水平換來的。
“知足常樂,無欺自安”并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做人以清心為根本,做事以盡心為準則。不求活的完美,但求活的白在。汪國真《熱愛生命》的詩對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弊屛覀儙е活w善良、美麗的平常心,與幸福如影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