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是教育的啟蒙基礎階段。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要做到對幼兒教育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渡過的,因此,教師要真心的服務于家長、愛心奉獻給幼兒、恒心鉆研于教育。做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
一、強化服務意識,提升社會信譽
面對幼教新形勢下發展快、競爭強、要求高的標準,幼兒園一方面要大力倡導教師教書育人,另一方面要求教師有強烈的服務意識,要通過優質的服務贏得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不斷提高社會信譽度,這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本單位的實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而且大多數家庭,特別是城市居民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看得很重,在對孩子的培養方面舍得投資。于是,他們大都愿意將孩子送進一所優質的幼兒園去學習和生活。孩子是家長的寶貝,而家長又是幼兒園的上帝。因此,幼兒園要不斷強化教師服務意識的培養,引導教師不僅要確保教學質量,而且要事事、處處設身處地為家長著想,為家長解決后顧之憂,通過自身努力去辦好每一件事來贏得家長的滿意。有了廣大家長的滿意,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會聲譽;有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幼兒園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二、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和關心孩子
其實,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不管是上進的,還是惡作劇的,甚至是叛逆的,無非是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這只不過是一個孩子的普通心理而已。只是想要顯示自己,想要自己被別人關注,得到尊重。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提出了熱愛兒童、了解兒童、尊重兒和一切為兒童的教學理念,我覺得這對我們幼教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孩子來說有了興趣,孩子們才會積極關注、主動思考,進而采取積極的行動配合老師的教學,從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作為教師,要多關心孩子、尊重他們并加強與他們的思想交流,要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思想狀況,全面掌握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并有針對性地予以正確引導。不僅不要因為孩子的正常活動,去責罰他,而且要給孩子提供充分的機會,讓他多與事物、與人接觸,這樣才會有利于孩子們身體、道德和智力的增進,有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三、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
幼教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模式,不應用自己的頭腦代替孩子們去思想,否則會剝奪他們思考的機會。要讓孩子們盡量多地參與一些有益的活動,特別是集體活動,讓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孩子們可能有爭論、有矛盾、也有不完美甚至很失敗的地方,但是,孩子們通過參與活動,不僅享受到了參與的快樂,而且在參與過程中,其表達能力和表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提高,有利于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四、堅持科學化、人性化管理,對孩子少批評,多表揚
生活中大部分老師總是一副非常嚴厲的樣子,對孩子們關心少、表揚少、批評多,有點恨鐵不成鋼,但往往孩子不喜歡這樣,越是這樣孩子越是怕老師,對老師今后的工作也不好開展。這就啟示我們,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對孩子要進行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要少批評,多表揚。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一定要不忘記夸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孩子們就喜歡受表揚,容易受暗示。對孩子消極的制裁不僅不能收到實效,而且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反感和叛逆。所以在幼教工作中,對孩子們積極的鼓勵和暗示是很必要的,雖然比較難做,但收效很大。消極的制裁、命令雖然有時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它只是暫時的,是不徹底的。積極的鼓勵可以增加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孩子們的求知欲望。積極的鼓勵對于培養孩子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積極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廣大幼教工作者要特別注意不要對有不良行為的孩子任意申斥、狠狠批評或者單純的禁止,甚至體罰。否則,他就可能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甚至走上叛逆的道路。
作為一位幼兒教師,對孩子教育是根本,愛是靈魂,沒有愛的教育是無法進行的,我愿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化做愛的春雨哺育幼苗茁壯成長。我還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認真書寫思想匯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尊重、信任、理解、體貼、關懷幼兒、團結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