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要求每位教師改變過去只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轉向注重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構建一種全面的、完善的、重過程、重創新的綜合性的評價方式尤為重要。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為學生全面發展而評價”的理念。
美術學科作為副科,不被學校、家長所重視,有的學校連教師自己也不重視,只有學生比較在意自己的成績。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在過去教師除了只重視作業評價外,對學生期末美術成績的評定也只是讓學生畫一幅畫,然后給出一個成績,采用這種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忽視了美術評價的全面性。所以教師要把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作業、課外活動以及期末成績這幾個方面綜合起來進行評價。
在美術課上,不能以課堂紀律的好與壞去評價學生,而是要看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和熱情,能不能積極主動的提出問題以及回答問題,完成老師的要求。只有這樣學生才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課堂氣氛才更熱烈。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在《大魚小魚》這課教學中,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學習用品制作各種各樣的魚,學生有的用紙撕魚,有的用數學學具里的小棒擺出一條魚,有的用文具盒作為魚的身子,放在紙上,再用筆畫出魚的頭、尾、鰭等部分,擺與畫結合設計出了可愛的小魚,還有的倆個同學用手交叉擺出一條游動的魚……任何東西在學生的眼里都能變成魚,學生的想象更能得以發揮。
在作業評價階段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從作品中去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把它作為衡量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我評價學生作業,一看是否有創意,二看畫技是否好,三看作畫態度是否認真。廁得好、有創意、又認真的給最高分。畫技不是很好,但很有創意的,以及畫得不好但態度認真的,我也都給高分。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畫技不好并不影響作業的及格,只要態度認真就行。只有畫技、態度均不好時,才有可能不及格。沒有完成的可以下節課交,對當堂完成的學生的作品進行當面批閱。當面肯定作品的成功和指出不足之處,有時親自動手幫他修改,優秀的,我還當場展示,進行表揚。提供了接觸、了解、熟悉學生的機會。對于優秀的作品讓學生放在自己的成長記錄檔案袋里,留作紀念,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除了教師的評價外,還應有多種評價形式:
(1)學生互評,集體評。除了受評者能得到收獲外,評價他人美術作品的學生也可以從中吸收別人的長處,還能培養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在教學評價中,我盡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評價。在學生畫完畫后,讓學生互相參觀同學的作品,在自己認為好的作品上畫上一朵小紅花,最后老師統計紅花的朵數,得紅花最多的提出表揚,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2)學生自評。這主要是學生在自己造型、表現結束階段,讓學生對自己成果作充分地肯定和激勵性的建議,可以是口頭評價,也可以書面評價。可以提高美術學習主動性,促進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有效提高學習質量。有助于學生在自我評價中不斷認識老師對他們的期望。激發了學生參與自我評價的積極性。起到了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發展自己的作用。
(3)作品展評。學生完成作業后,將他們的作品都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先由學生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幅作品,這幅作品好在哪,或者對同學的畫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師做出總結,對好的作品提出表揚,讓同學學習。同時,將不理想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見,以達到更加完美。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美術課外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學生能在自由的空間中進行各種美術活動。評價并非是一次性可完成的任務,而是對每個學生在相當時期內成長、發展進行追蹤的過程。我們在課外活動中就可以開設一個美術展覽臺,以展示學生的代表作。這么一來,就可顯示學生個人才能,證明他的進步和成長,更能以豐富的信息,準確地、系統地表現個人的成績。參加比賽是學習美術的一項重要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參加比賽,并將其取得的成績也作為美術教學評價的一個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美術活動的積極性,健全了教學評價的機制。
在期末美術成績評定中,要把平時成績和期末測試成績結合起來的評價方法。我們的著眼點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善于向他們提出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風,不斷提高美術學習水平。學生設計一幅畫時,不應有任何限制,也不存在什么正確和錯誤的說法。作品中表現出 的差異是可貴的,因為它豐富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在美術中,學生作品里顯示出的想象力和個性特征應得到贊賞才好。從正面評價學生的美術活動,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生個體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繪畫天賦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同學并不善畫。新的評價方式不但使少數優秀者可以得到優良成績,而且也使大多數愿意積極參與美術活動、態度認真的學生有可能達到良好成績,這就為不同層次與不同水平的學生在不同的程度上獲得成功與表現自己提供了機會。改變了過去只關心畫的質量的片面做法,而要更關心學生、關心學生創造這幅畫所付出的勞動和畫這幅畫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