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愿做不辛苦。”這“愿”是情趣、興趣的意思。有情趣相伴,我們的工作學習就不會感到辛苦,有興趣相隨,我們的追求就不會感到寂寞。情趣成就了多少名人的事業(yè),興趣又達成了多少名家的夢想。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在濃濃的情趣里學習進步,在盎盎的興致里歷練成長,一直是我探究思考的課題,更可以說是我追求“情趣課堂”、“和諧課堂”的探索思考。
一、隨口生趣
隨口生趣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順著教學發(fā)展中的具體情境,說 出一些富于情趣的話,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課文《可愛的草塘》時,隨口生趣的例子隨處可見,下面例舉幾則,以資感悟。1、生問:“野雞為什么往飯鍋里飛?”師:(隨口)“哈哈,這些野雞可能要舍己為人吧!”(眾笑)2、師:什么情感?生:喜愛草塘。師:(隨口)“啊!草塘變成了一個小寶寶了!”(眾笑)3、師:你很會聽講,記得也清。好吧,把右欄(板書上的詞語分為三欄,教師要求學生分別說說每欄內(nèi)詞語間有什么聯(lián)系。)也獎勵給你,說吧。生:右欄、右欄……師:(隨口)“看,給你發(fā)個獎品,你領(lǐng)不回去!”(眾笑)
張口就來隨口生趣是語文老師的語言魅力的表現(xiàn)之一,也是獨特教學風格的一個體現(xiàn)。顯然,老師的順時就勢、入境隨情、機智靈動的隨口激趣,給課堂增添了不少情趣,給學生增加了很多樂趣,給教學提高了許多效益。
二、創(chuàng)境生趣
創(chuàng)境生趣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shè)的種種課堂學習情境和實踐活動,目的是引領(lǐng)學生通過親歷情境產(chǎn)生學習興趣獲得學習快樂。如一堂“口語交際”課,課的主題是:開心辯辯辯。辯點是:生日請同學吃飯好還是不好?辯論方式是:“pk”賽。“pk”是外來詞,英文里是“玩家殺手”,有攻擊、對打和單挑的意思。如今的兒童有網(wǎng)絡(luò)電視傳媒的幫助,見多廣識,聽說要“pk”,一個個精神百倍躍躍欲試。兒童對新鮮事物總是特別好奇喜歡,“pk”賽辯論活動中,精彩不斷。正方說:“我方的觀點是生日請客吃飯好,請支持我方觀點的粉絲鼓掌。”反方說:“我方的觀點是生日請客吃飯不好,請同意我方觀點的鐵桿喝彩。”“pk”中,正方辯手說:“你既然認為生日請同學吃飯不好,你為什么還生日請我吃飯呢?”反方辯手說:“正因為我生日請過同學吃飯,才體會到請同學吃飯帶來的不良影響。……”正方辯手說:“生日請客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情
感交流,加深友誼。”反方辯手說:“如果我們的友誼要靠請同學吃飯來換取的話,我寧愿不要這種友誼。”……
“pk”教學中,學生們?nèi)硇耐度氲浇處焺?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他們時而唇槍舌戰(zhàn),時而據(jù)理力爭,思想的碰撞里閃耀著當代小學生智慧的光芒。創(chuàng)設(sh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開展課堂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的好辦法。創(chuàng)境生趣的課堂教學常常通過講故事,猜謎語、打擂、演練等情境創(chuàng)設(shè)為課堂教學激趣增效。
三、歸謬生趣
歸謬生趣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生的不正確回答,能機智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反思、求真的過程里獲取知識,享受樂趣。這一方法的主要特征是當學生出現(xiàn)差錯時,教師不直接指出,而是通過夸大或順意推演等方法,幫助學生在比較中白覺白悟,自主糾錯得出正確的學習結(jié)果。歸謬生趣是老師激趣慣用的教學方法,如在教學《第一場雪》中,有幾處可使用歸謬生趣教學,在此例舉兩則以供推敲。
例1:師:預兆是什么意思?
生:將要。
師:我將要十一件什么事情。比如一會兒下課了,我們將要往操場走,那就是:“我預兆往操場走。”是嗎?(眾笑)
例2:師:好,再接著寫“及時瑞雪”四個字,什么叫及時啊?
生:非常快。
師;你說“及時”就是非常快,那么,你跑得非常快,就說你跑得“很及時”行嗎?(眾笑)
四、追問生趣
追問生趣是指教師抓住一個問題窮追不舍,打破沙鍋一問到底,問得學生急中生智也好,問得學生暈頭轉(zhuǎn)向也罷,目的是讓學生在追問中學會思考,鍛煉思維,產(chǎn)生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再課文《第一場雪》的片斷為例:
師:瑞雪的“瑞”是什么意思?
生:瑞雪的“瑞”是吉祥的意思。
師:那“吉祥”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吉利的意思。
師:吉利是什么意思?(眾笑)
連珠炮式的追問,把學生都給問“傻”了,也問出了“笑”聲,問出了情趣和活躍的課堂氣氛。追問生趣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是一把雙刃劍,問得好,則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潛力,問得不好,則會使教學走人尷尬的困境。追問旨在營造情趣,磨練機敏,所以教師在追問教學中要審學情度學力,適度開展才行。
五、類比生趣
類比生趣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觸類旁通的通感方法,指導啟發(fā)學生理解詞語、文意,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課文的關(guān)鍵詞進行類比生趣是常用的教法。如教學《第一場雪》時,抓住“預兆”、“簌簌”兩個詞,引導啟發(fā)學生解詞悟文,用的就是類比生趣的方法。
例:師:明年的豐年在今年的一場雪中就看出來一些跡象,看出了好兆頭,這叫預兆。明白了沒有?
類比啟發(fā),類比促悟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賦予類比教學豐富的情趣,盎然的生機則是支老師的獨門功夫。一聲“噴嚏”,加深了學生對“預兆”一詞的認識理解;一行“眼淚”則拓展了“簌簌”一詞的意義和學生的想象空間。類比中我們不但能學會比較、思考、感悟,而且能感受到情趣、想象的快樂。
六、新穎生趣
新穎生趣是指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特構(gòu)思,別致教法,個性風格而營造出的充滿生機的和諧氛圍。求新求異,標新立異便是新穎生趣的特色。要善于在反思中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模式教學,勇于打破常規(guī),推陳出新提高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