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又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它集網絡大世界于眼前,融聲、光、影、色、字于一體,具有海量、及時、形象、互動等特點。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關系已越來越一體化,若能合理運用,可以幫助語文教學跨越式發展,突破非網絡時代的封閉、狹窄、枯燥、低效等缺陷;可以優選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從而實現有效教學,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正在對教育產生著影響。當今教育發展的趨勢也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社會化和信息化。這一發展趨勢表明教育將面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挑戰和競爭。整個教育界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必須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課程整合”勢在必行。
在網絡化的學習環境中,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整合,是多元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將為小學語文注入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對深化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贊科夫說:“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萊辛說:“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興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發點。只有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有了興趣,才有利于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啟動發展起來的。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語言、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基于一體的功能,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令學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極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是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使課堂教學更為嶄新,更為廣闊。
例如教學《秋天的圖畫》一課,首先,屏幕上動態地逐一呈現課文內容;藍天中大雁南飛、樹上的黃葉飄落下來、金黃的稻田、瓜果飄香的果園、火紅的高粱及秋天特有的果實等。學生都不禁“哇”地驚嘆起來,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學活動上。通過動態地畫面,生動有趣地演示、講解,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學生,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反應熱烈,氣氛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又如教學《桂林山水》時,為了讓學生一覽桂林風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課前我從網上收錄了許多關于桂林山水的介紹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制作了聲圖并茂的課件,通過屏幕的展現,一幅幅桂林山水美景展示在學生面前,在與優美動聽的音樂和諧相配,讓學生產生了一種親臨其境之感。音樂制造了氛圍,圖片再現了文章的結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后面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了定點觀察的寫法,比平時單獨的寫作訓練效果更佳。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利于突破重難點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途徑。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使陳舊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老師口若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等教學手段立刻相形見拙。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為動的特點,可以將微觀的過程進行宏觀模擬,把宏大的場景作縮微處理,對瞬息萬變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為簡,化枯燥為生動,使教學難點的突破變得順利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必然使教學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必將是促進小學語文課程內容拓展與革新的一個重要因素,能使教學內容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克服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那些缺乏時代氣息,脫離現實生活,以及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的給學生學習帶來的不便,也能從另一個側面解決舊教材中“難、繁、偏、舊”的弊端。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識字一》的教學,教學的內容是八個描繪春天景色的四字詞語:“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消融”等,八個詞語含義豐富,如果僅憑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學生很難準確、全面的理解和感知他們所表現的聲音、色彩、形象、情感等內涵。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先播放一組組生機盎然的動畫,讓學生觀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同時利用小學生好模仿、善于表現的特點,讓學生模仿聽到的聲音,然后,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對應的詞語,用自己的話說說詞語的意思。學生在這樣的體驗活動中,獲得了一種身臨其境的快樂,讀這些詞語是情緒特別高漲。因此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認識更加有效,而且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更有益于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設計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可在更高的層次上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讓學生自主探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備課時,就要考慮怎樣將信息技術融人到整個教學計劃中,考慮怎樣指導學生參與學習,還要考慮怎樣把豐富的教學經驗、最佳的教學策略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啟發學生在原有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自己去探索。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相比,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方面,更具特殊意義。音頻、動畫、錄像和音樂等豐富多彩的媒體使原本單調變得更為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