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對象:東岳中學八年級學生共112人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近幾年來,英語教學基本上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我們學校也是如此但是對多媒體的運用褒貶不一,贊成的很多,反對的也不少。對于多媒體的運用,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學生,為了了解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看法,我們英語組本學期作了一次問卷調查。我們抽查的對象是八年級16個班的學生,每個班抽7人,共收回問卷100張,有12張未收回。
一、學生對使用多媒體的歡迎程度及利用得恰當與否的情況
(表略)從表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喜歡用多媒體上課,很喜歡的學生占了78%,82%的學生認為多媒體課堂比一般課堂的教學效果好,14%的學生認為較好,對我們課堂上所使用的課件學生不管是從幫助理解課堂內容,做聽力訓練,還是從圖片,視頻對所學內容的補充,學生的認可度是很高的,認為很好的都超過了75%,特別是視頻很受歡迎,90%的學生特別喜歡。只有極少數學生認為不明顯或感覺不到。
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還是很受學生歡迎的。
二、學生認為使用多媒體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時注意力被圖片、音樂和視頻所吸引,學生會談論圖片、音樂或視頻內容,不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內容上;二是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補充內容多,放映的速度過快,學生來不及思考和做筆記或者不知道該記哪些內容;三是學生和老師常常被課件牽著走,缺少自主學習的時間;四是英語課件練習過多,少數學生來不及思考,別的同學就說出了答案;五是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有時沒定的字體太小或顏色太淺,學生難以看清楚;六是個別學生說長時間看,眼花。
三、調查結果分析
1.自從多媒體運用與教學以來,就它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與一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所以學生絕大多數喜歡多媒體教學。
2.至于英語學習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多媒體教學,是因為英語學習要有特定的語言環境和意境,單靠老師一人講,學生根本感受不到,而運用多媒體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空缺。如在學習各種時態時,可以利用圖片,視頻把學生的思維帶回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再來講解就容易多了。比如: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Section A,這本來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不好講解的語法內容,但是有了多媒體的幫助,這節課就變得生動無比了。一開始就利用幾張圖片引出本課的幾個重要單詞:space museum、history museum、art museum、water park、amusement park、zoo,這些單詞都是各種游玩場所的名詞,那些地方都是學生最想去玩的,所以圖片一出現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自然地把學生帶到了特定學習情景中。再由這幾個名詞帶出這個單元的新的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然后用這個句型對所學的那幾個游玩場所反復提問,要求學生根據白己的真實情況一一作答“Yes,I have./No,I haven't.”,那么這節課的內容學生很快就懂了并且會運用了。
3.課堂上運用多媒體學生之所以喜歡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和影像視頻鏈接,主要是能通過圖像和聲音畫面不僅快速直觀的展示課文內容,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和加快課堂節奏,還在與圖像和音畫在很大程度上慢足了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4.從調查可以看出多媒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與創設特定的意境,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他們強烈的探索欲望,使學生的學習成了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多媒體正好可以全方位、多視角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們知道,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延伸,拓展知識,全面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但是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也無不遺憾的發現一些問題。正如學生反映的那樣,有時候課堂教學的氣氛轟轟烈烈,并不是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和發展,而是孩子們被課件中的炫目奪眼的音畫和視頻或者小動畫所吸引,學生不僅沒有真正融人到學習當中去,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聽講不專注,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我們在制作課件時,往往把問題輸入多媒體,然后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畫面進行思考、學習,然后通過多媒體來提供答案。這不僅造成了答案單一,也忽略了教師生動的演示作用和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交流的能力培養。最后,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有些教師運用多媒體還僅限于傳統的講授教學,還只是一種演示工具,在課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內容,由“人灌”變成了“機灌”,沒有注重發揮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作用,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功能。
因此,我們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要揚長避短,讓多媒體更好地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