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載體,起著傳承文明的作用,我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三年多,認為文言文教學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幫學生打開文言文學習的突破口,教授學習方法,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本文試圖從激發興趣、把握重點教會方法、深入引領三個方面談談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學實踐中個人的一些領悟。
我國是文明古國,有著悠悠五千年的古老文化,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猶如天上星,璀璨而奪目,一個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文化的維系至關重要。而文言文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課標加強了對文言文的要求,那也是因為未來社會將越來越強調人才的文化素養,一句話,文言文學習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本人從事初中語文的教學三年多,下面我談談在這三年多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點領悟。
領悟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文言文不同于現代文,對于初始接觸文言文的初中生來說是陌生的語言,如何將枯燥的內容放置在課堂學習之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在嚴密、系統的氛圍中帶著興趣去學習,最終達到教學目的,這是教導學生學好文言文的關鍵。
那從何下手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呢?答案是朗讀。文言文相對現代文來說句子短小、整齊、節奏感強,文章中那些整齊的格式、優美的語言、明快的節奏和高遠的立意,朗讀得當一定會使讀者陶醉。而文章中的這種美也唯有讀出來才會有深切的感受。所以引導學生多朗讀,文言文的美也將化為感受讓學生們有所觸動,激發學生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當然這種引導也要得當,因為朗讀不是亂讀。在初一學生剛接觸文言文的時候,我在指導他們如何讀方面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讀法有多種,默讀、吟讀、誦讀、個人讀、集體讀……但無論哪種讀法,正確朗讀都是基本點,要求學生學會朗讀方法及注意點,如:正音、停頓、語速、節奏等,必要時可適當加入體態動作,加強誦讀,培養語感等。在課前預習時我要求學生一定抽時間把講學文言文讀幾遍,先是個人默讀,自己試著去朗讀,在上課的時候,我都會先播放教學錄音,或者觀看朗誦的視頻等,大家聽完錄音有所感受后齊讀,在分析課文過程中讓學生個別讀,課堂小節后,讓學生白己瀆,讓每個學生最后都能讀出此文的韻律、讀出自己的特點,我還利用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們進行朗讀文言文的小比賽小測驗,活躍學生朗讀文言文的氛圍,讓大家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文言文。當然,在一篇新課開始前,很多準備工作不可忽視,比如對新的文言文的背景介紹,作者介紹等,盡量能做成課件,配上圖文,生動形象的開始文言文課堂的教學,以最大的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領悟二:掌握實詞虛詞,打一把學習文言文的鑰匙
學習文言文難,其實難的根本點有兩個,一是文言文中實詞的釋義多講究記憶,而文言文生字詞多,艱澀難明,對初學者而言弄懂已經不易。二是文言文的虛詞頗有變化,講究把握,這對于初學者則是難上加難之事。但只要方法得當,引導學生拿下實詞虛詞,就相當于幫助學生打了一把學習文言文的鑰匙。
面對初中生的文言文教學,我認為對實詞虛詞的掌握切忌把時間壓得太緊,希望學生在短時間里就能大有收獲與突破是不客觀的,而應該耐心的引領他們,保持他們對文言文的興趣在初始階段是重中之重。我在初一階段教學時,講解多是言簡意賅,十脆利落,翻譯時,多聯系上下文,把不常用的單音詞變成容易理解的現代文中常用的雙音詞,時間,地點,人物都不變,對照課文注釋,把那些古今異義詞通過理解清楚,能理解作者表達的觀點、感情就可以了。到了初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對文言文已經不再陌生,對于實詞虛詞的掌握也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這個時候,我把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實效性作為教學的目標,開始教授他們注意學習文言文實詞虛詞的方法,“鑰匙”的打造正式開始了。學習文言文實詞虛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歸類總結法。比如對于文言知識,在字詞方面,存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通假字等,在初一教學時,其實這些知識都會點過,但只是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的提提讓大家有個印象,在初二教授方法的時候,我用明確的分類的方法,把以往的學過的一些實詞虛詞的用法進行了示范性的歸類,借此把分類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豐授給學生們,接著再引導學生學著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系統化,也會在這個階段進行些針對性的專題訓練,加強學生對分類法的認識。時間進一步的推移,學生們學習的文章在增加,接觸的實詞與虛詞也更多了,但有了方法與系統化的知識架構,他們可以將這些新學習的字詞放進自己的“系統”,從而更輕松也更好的去掌握所學。
領悟三:文言文其實也很美
“文以言志”、“文以陶情”、“文以悅性”,凡是優秀的文章,無論文言文或是現代文,在表達一個人的情感思想事,都在贊美揭丑、揚善貶惡,而這些,都是對人的精神的洗禮、品性的陶冶。文言文的美其實不僅僅在于學生初次印象里的讀起來的音律的美,在實質的內容中也有其美的地方,到了初三階段,除了把絕大多數的時間花在關注學生在學法方面的進步以及對文言文的融會貫通的一些能力的提高、加強實詞虛詞的綜合訓練和翻譯等各項專題訓練外,作為老師,我覺得應該把一些文言文情境意境的東西傳遞給學生,在對過往文言文的復習中,讓學生對文言文的認識能夠了解到更深一點,文言文其實也很美,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與古人其實也可以心靈相通、融情于景,達到一個情感的共鳴。當然,這方面的內容只是淺嘗輒止,其實,這為的是他們將來在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做一個小小的入門,期待著學生們通過文言文的學習能更好的感受我們國家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