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年代劇《少帥》正在熒屏熱映,該劇講述的是張學良一生的傳奇故事。說起張學良,不可避免地會涉及民國的軍閥們,本期就讓我們走近歷史上這群“大帥”“少帥”們。
“大帥”滿地走
實際上民國時期是沒有元帥這個軍銜的,北洋軍閥都奉行北洋軍制,序列里面最高的只是上將軍銜,后來南京國民政府延續了北洋軍制,也沒有元帥軍銜。中國當時只有一個職務叫大元帥,這不是軍銜,而是一般跟總統職務同時匹配的,比如張作霖當上了北洋政府的最高首腦,他的職務就是安國軍大元帥,孫中山組織護法運動討伐段祺瑞,他的職務就是護法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這種職務跟軍銜里面的元帥沒有關系。
但是民國還是有很多“大帥”的。這些大帥實際上沿襲了清朝對軍隊實權人物的稱呼。在民國,那些手握一省或者幾省軍政大權的軍閥們,都被人稱為“大帥”。比如皖系軍閥段祺瑞、奉系軍閥張作霖以及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等人,其手下軍官政客都尊稱他們為“大帥”。
不過“大帥”屬于基本稱呼,只適用于下級對上級軍閥。當軍閥彼此之間稱呼時,還有從大帥引發出去的褒貶兩種不同稱呼。比如在民國某個軍閥如果要尊稱另一個軍閥,就會用他的名字中的一個字來領銜,比如段祺瑞字芝泉,就稱為“芝帥”;張作霖字雨亭,就稱為“雨帥”;吳佩孚字子玉,就稱為“玉帥”。山東軍閥張宗昌字效坤,就稱“效帥”;廣西軍閥陸榮廷字干卿,就稱“干帥”。不過如果要是蔑稱某個軍閥,一樣可以用這個軍閥的某些生理特征或者人生經歷來領銜,比如復辟清廷的張勛在民國拖著辮子,就被稱為“辮帥”;張作霖在東北早年當過土匪,因為東北素來稱呼土匪為胡子,他就被稱為“胡帥”;陸榮廷在廣西早年也是土匪,土匪內訌時被人用槍打豁了嘴,背地里就被人譏為“豁帥”。
大帥們不但有軍銜,還有資歷和品級的區別,比如山東軍閥張宗昌效力于奉系軍閥張作霖,他就不能叫張作霖是“雨帥”,因為他資歷和級別不夠,他還是得尊稱張作霖是“大帥”。而直系軍閥曹錕跟張作霖是兒女親家,就可以互相平輩稱呼,而且還能用同一輩的稱呼——直系軍閥吳佩孚一直是曹錕的下屬,后來吳佩孚實力壯大成為直系軍閥魁首,人稱“大帥”,那么曹錕就自動升了一輩,成了“老帥”。而張作霖一直看不上吳佩孚,自然不肯與其平輩論交,于是也自己升一格自稱“老帥”。
“少帥”不能叫
話題回到熱播劇《少帥》,雖然從1990年前后,“少帥”幾乎成了張學良的代稱,但是“少帥”這個稱呼在民國時代用起來卻比較尷尬。
“少帥”不屬于以上的“大帥”等稱呼,它實際上屬于血親一類的大帥衍生物,也就是下級對上級大帥的親戚們的稱呼,這種稱呼的第一用途并不是尊敬,而是在于說明當事人與大帥的姻親關系。馮玉祥就舉例說過,軍閥自己是“大帥”,他二弟就是“二帥”,他三弟就是“三帥”,軍閥的姑爺就是“姑帥”,大帥的小舅子就是“舅帥”,大帥的兒子或者侄子就是“少帥”。
這么一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少帥”并不是一個稱贊的詞語,這個稱呼多少有點雞犬升天的富二代公子哥氣質,或者干脆可以用另一個古詞來直接替換——“衙內”。一般來說民國新聞里涉及到少帥的都沒什么好事,比如皖系軍閥盧永祥的少帥公子盧小嘉,當年最出名的事情是在上海歡場與青幫大流氓黃金榮爭奪京劇女演員露蘭春。
有了這樣的背景,張學良對“少帥”二字的觀感如何,可想而知。傅德曾經在1923年當過張學良的勤務兵,他回憶說,當時張學良是東北航空處總辦。傅德剛來不久,有一次接電話,就喊張學良:“少帥,請您接電話。”結果張學良聽見了他說話,卻始終沒反應,就像是沒聽見一樣。事后才有知道內情的人告訴傅德:“以后,你不要再叫他‘少帥’了,他不愛聽‘少帥’這個稱呼。”后來又過了幾天,張學良當面跟傅德講:“你以后還是稱呼我的職務吧!”
當然這一時期東北軍內部還是有人叫張學良為少帥的,但是都不能在當面叫,只能背地里稱呼,即便是張學良的長輩也是如此。1920年,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景惠給張作霖發密電,里面稱張學良為“少帥”,這是為了區別于張作霖的“老帥”,當面還是不能說的。
如果當面稱呼張學良的話,同輩或者長輩可以稱呼張學良的字“漢卿”,下屬們則只能用張學良擔任的職務來稱呼,諸如“旅長”、“軍團長”或者“總司令”之類。至于張學良的小名“小六子”,這個只能張作霖叫,任何人都不可僭越。
白發“少帥”
隨著時代的推移,“少帥”這個稱呼在民國時代的衙內屬性,逐漸消失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少帥”逐漸成了對老年張學良的敬稱,而不再指代那一群“大帥”的子侄。1964年,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結婚,當時臺灣報紙就稱呼其為“少帥”。進入1980年代,各種少帥電視劇、書籍上市,而耄耋之年的張學良也逐漸接受了這個稱呼。
1990年張學良90壽辰,海峽兩岸都舉行了祝壽活動,各種“少帥”開頭的標題鋪天蓋地,張學良平靜地接受了。而后來史學家唐德剛采訪他,當面陳說“少帥”種種,張學良也沒有重復年輕時候對這個稱呼的忌諱。對于他來說,可能民眾對那個當年雄姿英發的“少帥”的永久印象,他也能感受到吧。
(責編: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