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老師:
您好!我有一個心事向您訴說訴說,希望得到您的幫助。
我是快80歲的人,前些日子全家聚會,兒子媳婦們商量到飯店一起聚餐。我有退休金,花不了,所以一般類似的開銷我都不讓孩子們掏錢。這次也這樣,我提前準備好了錢放在了一邊。結果兒子說用不了那么多,兒媳就把剩下的1000塊錢給了我,讓我收起來。當時因為家里人多,我就隨便收在了一個地方。
等吃完飯大家都散去了,我才想起那1000塊錢。可是,這時候卻忘記放在哪里了,東找西找都找遍了也沒找到。本來高高興興的,一下子心情就不好了,自己跟自己著急,放在家里的錢怎么就找不到了?這是怎么回事?
心里實在憋不住,正好小兒媳下班來看我,我就和小兒媳說了這件事,隨后問了一句:“當時剩下這1000塊錢,是你給我了吧?”小兒媳當即說:“是啊,是我親手遞給您的。不過,我可沒看見放在哪里。”我趕緊說:“沒有,沒有,就是找不到了。”
晚上我繼續找,最后在床鋪里邊的一個枕頭底下找到了。第二天早晨,小兒媳打來電話了,問我錢的事兒。聽說我找到了,小兒媳脫口而出:“您可是找到了,要不我真洗不清了。”我明顯感到她有點不高興了。而且,過后她好像也不愿意往我這邊跑了。說實話,為這件事弄得我心里挺不好受的。 " " " " " " " " " " " "讀者 "呂金芬
呂金芬讀者:
您好!非常感謝您的信任,也非常理解那種不好言說的心情。說實話,您找不到錢詢問小兒媳,雖然主觀上未必是懷疑小兒媳私拿,客觀上確實讓小兒媳有一種蒙冤的感覺。從這個角度說,小兒媳有點不高興,也算人之常情。好在小兒媳也沒有太計較,慢慢會理解您的,這一點您不必太掛在心上。
不過,這件事倒是提醒我們有一點得掛在心上了:作為老年人手上的錢不能隨便放了。
這是為什么呢?關鍵是我們曾經說過的老年人的記憶衰退規律。
老年人記憶衰退,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障礙,這叫做“近事遺忘”。也就是說,老年人所遺忘的,主要是近期所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老年人常常記不住剛剛見過面的人的姓名,很快忘記剛剛決定要做的事情,想不起不久前答應他人的事情,東西放在哪里一轉眼就忘了。但是,對于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老年人卻總是記憶猶新,說起來繪聲繪色,活靈活現,而且常常是沒完沒了。
近事遺忘,就是老年人記憶衰退的自然規律,是自然衰老的心理現象,是正常的心理年齡特征。您自己放的錢轉眼忘了放在哪里,就是近事遺忘的表現。還有些老年人把錢放在了舊衣服里,放在舊書報里,結果被卷在廢品里賣了。報紙上就報道過,收廢品的師傅收到舊衣服里有大把的錢,好不容易才找到失主。這種放在哪里的東西轉眼就忘了,都是老年人近事遺忘的表現。
雖說這個近事遺忘不礙大事,不用太在意,但是,這個近事遺忘卻告訴我們,手上的錢真的不能隨便放了。人到老年,得給自己定個堅決執行的規矩——手里的錢只能放一個地方。不僅是老年人,就是年輕人,也一樣要堅持這一條,有些東西得放一個固定的地方。因為這樣,可以簡化大腦的信息儲存加工的過程,免得出差錯。順便說下,真的人到老年,家里的錢的保存,還應該讓有關的親人知情為好。
另外,還有一點想和您交流。
那就是不論我們怎樣注意,怎樣堅守規矩,也難免出現類似的自己放哪的錢找不到的情況。萬一這樣的情況出現了,怎么辦?最好不在兒女親人中查詢這件事。因為這樣的事情,問誰誰都會有那種洗不清的感覺,說句笑話,問誰誰都會成了嫌犯。而且,查詢的結果還會在兒女親人間弄出相互的猜疑,自然就難免會惹出這樣那樣的不愉快。
所以,老年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提醒自己:堅信是自己忘了放的地方,堅信是自己的近事遺忘惹的禍,堅信自己家里的人都不是這樣的人,都不會私拿自己的錢。退一萬步說,即便真的是誰私拿了錢,既然是私拿了錢,問也問不出來,還不如干脆佯作不知,送個順水人情,更何況都是自己的親人?重要的是,自己以后多多注意就是了。
臨了還想跟您說句心里話,不知道您愛不愛聽。有些老年人和兒女之間的一些不愉快和沖突,真的不好簡單地都說成是兒女不孝,真的有我們老年人自己的責任。
有時候,我們老年人也難免處事不妥,難免自我管理不善,難免自己心理陷入誤區。就說您的這個事情吧,把錢隨便放,這是一不妥,然后又隨便問,這是二不妥。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當然,這樣說不是讓我們太自責,而是說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心理健康的老人,好到老學到老,學會做老人的智慧。您說是不是?希望我們的交流對您有所幫助,相信您是一位智慧的老人。
心理咨詢師 "馬志國
(作者系應用心理學研究員,知名心理咨詢師)
開心一刻
習慣成自然
在海水漲潮前,一個富有的金融家在浴場里打瞌睡,一個聲音驚醒了他:
——先生,海水要漲了。
——好,那就賣出去吧。
愛的算術
帶著兩歲大的兒子去看他祖母時,剛巧有個人也來看她。那個人說我的兒子真乖,接著說他自己有8個兒女。“8個兒女!”我幾乎叫了起來,“我對我這個兒子那么疼愛,真不知道怎能把這份愛分成8份。”
“太太”,那人輕聲地說,“對于愛,你不能用除法,只能用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