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高,各國學習漢語的人數逐年增加,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本文分析了“漢語熱”形成的原因,并對漢語在世界各地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概述。雖然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在短期內已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需對其分布不均的現象及原因進行冷靜而深刻的思考。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展現漢語推廣工作的巨大成果,并為未來漢語推廣工作掃清障礙,使“漢語熱”持續升溫,進而提高漢語的影響力,提升中國形象。
關鍵詞:漢語熱;孔子學院;漢語教材;漢語教師
中圖分類號:H102 文獻標識碼:B
一直以來,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傳播和使用,絕大部分國際會議、郵件、科技資料都可見到英語的身影,其地位不言而喻。近幾年來,同為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的漢語也開始風行起來,并如雨后春筍般迅速覆蓋世界各地,形成一股“漢語熱”。
一、出現“漢語熱”的原因
1.經濟因素
經濟全球化使中國對外開放越來越深入,經濟日益繁榮,近幾年來中國經濟正保持持續平穩增長,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走進中國,這不僅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新鮮血液,也為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空間。新西蘭工黨民族事務發言人菲爾戈夫(Phil Goff)稱,對新西蘭而言,培養一批掌握漢語的年輕新西蘭人至關重要,因為中國不僅是新西蘭最大的商品輸出市場,同時也是新西蘭旅游業的第二大游客來源,且赴新西蘭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增長最為迅速。[1]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經濟的良性發展已成為“漢語熱”不可缺少的催化劑。
2.政治因素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穩定,綜合國力強盛,一直以積極開放、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走向世界,由此形成了中國渴望融入世界、世界需要中國的雙向需求。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際爭端中,中國始終保持一個大國應有的形象——公平公正,為世界的和平發展不懈努力,因此贏得了世界人民的贊揚,中國成為世界事務中的“公正發言人”。中國穩定的政治環境、在國際上獲得良好的聲譽,對一些漢語學習者來說是一種吸引力。好奇是人類的天性,一些人希望了解中國社會,于是萌生了學習漢語的愿望。
3.文化因素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文化的力量吸引大批外國學者、留學生等來到中國訪問、學習,甚至定居。例如,艾哲羅這個外國友人在蘇州赫赫有名,是芬蘭某跨國公司派駐蘇州的企業高管,原本他絞盡腦汁地推辭來中國工作,但來到中國之后,他已在中國成家立業,其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中華文化的烙印,因此他最終選擇一直留在中國。中華文化正以其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特質走向世界,要想了解中華文化,就必須掌握其主要傳播途徑——漢語。
4.教育因素
1962年,為滿足全球范圍內漢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我國成立了以專門對留學生進行漢語和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北京語言學院(今更名為“北京語言大學”)。1987年,中國正式建立了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這是中國正式在國際上推廣漢語的一個開端。2004年6月15日,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全球首家孔子學院正式設立,這是漢語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的又一里程碑。時至今日,我國已有數百所對外漢語教育機構,他們通過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和在海外辦學,進一步推動了漢語學習向縱深發展。
二、世界五大洲漢語熱情況
1.美洲
美洲有144所孔子學院,僅次于歐洲。美國國務院信息局中文網工作人員曾說:“隨著近年來中美之間的不斷合作和交流,美國人掀起了一股學習漢語文化的熱潮,就像中國的重要官方網站不能不設英文網一樣,美國也不能不設立中文網頁。”[2]2015年9月2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國將啟動“百萬強”計劃,旨在實現到2020年學習中文的學生達到100萬名。在加拿大,漢語是除英語和法語這兩門官方語言之外的第一大外語;在拉美地區,隨著經貿、文化等領域合作的加深,“漢語熱”逐漸升溫;2014年,阿根廷以中文為母語的公民已達到14萬,說中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已經很常見。
2.歐洲
歐洲“漢語熱”的顯著特點是政府參與其中。英國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制定了中學漢語教學大綱,而法國正以教育部為主導積極推動中學中法雙語教育實驗計劃。2015年7月28日,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第一副部長透露,從2016年開始,俄羅斯將漢語正式試行作為俄羅斯統一國家考試(相當于中國的高考)科目之一。據統計,全球孔子學院數量最多的是歐洲,其中又以英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意大利開辦的數量最多。2015年1月8日,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表示,現在西班牙學習漢語的人數已達到2.5萬人,參加漢語水平測試人數連續3年保持歐洲第一。[3]英國時間2015年10月22日,習近平主席和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共同為全球第1000所孔子課堂揭牌,這是漢語在歐洲傳播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3.亞洲
亞洲是海外學習漢語人數最多的大洲。在韓國,近幾年不僅赴中國學習漢語的人數逐漸增多,而且自漢語水平考試在海外實施以來,韓國考生就一直穩居首位。據統計,韓國是現今亞洲開設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現在,中亞地區和外高加索地區孔子學院在2013年已達到2.4萬名學員,平均每所學院有1200名學生,同比增長33.3%;到2014年,這些地區孔子學院共組織480次文化活動,達18萬人次的參與人數,同比翻了一番。由此不難看出,孔子學院為中亞等地區人民學習漢語以及了解中國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4.大洋洲
作為五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洋洲,其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數量遠少于其他地區。
但自2005年澳大利亞建立第一所孔子學院——西澳大學孔子學院以來,大洋洲已建立了17所孔子學院和49個孔子課堂,各類注冊學員到2012年近2萬人,成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參與人數達32萬人,充分體現了漢語在大洋洲的重要性。
澳大利亞國內使用漢語普通話的人數占總人口的1.5%以上,普通話已成為其第一通用外語。2012年斐濟南太平洋大學孔子學院成立,這是目前斐濟最早也是唯一一所孔子學院,南太平洋大學孔子學院為今后整個南太平洋地區推廣中文教育和中國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5.非洲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漸提升,中非漢語國際推廣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非洲漢語傳播最重要的媒介為孔子學院,基于此漢語在非洲節節升溫。2005年12月19日,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作為非洲第一所孔子學院正式成立,至此,漢語在非洲真正掀起了傳播熱潮。為了滿足非洲人民學習漢語文化的要求,非洲許多孔子學院在校內外開辦多個漢語文化教學點,比如喀麥隆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開辦了15個教學點,學生人數6000多人;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孔子學院在全國6個主要城市開辦了30個教學點,學習漢語學員人數達到9000多人。[4]
三、“漢語熱”形勢下的冷思考
1.“漢語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漢語熱”分布不均。摘掉“漢語熱”日漸升溫的光環,就會發現漢語傳播工作并非我們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成功。實際上漢語在世界各地有冷有熱,分布不均。從數據上看,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為美洲,其次為歐洲,亞洲、大洋洲分別居第三、第四位,最少為非洲。美洲地區16個國家設立528個孔子學院(課堂),僅覆蓋不到一半的美洲國家,其中美國有456個,占美洲總數的86.37%,而擁有2億多人口的巴西僅有9個。亞洲地區人口大國印度僅有2所孔子學院,且很多漢文化圈國家至今仍未開辦,孔子學院全球的分布不均衡表明“漢語熱”冷熱不均,漢語傳播任重道遠。
(2)師資力量不足,教材不一。在漢語教學中,師資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從總體情況來看,目前世界各國漢語教師存在以下典型問題:本土教師數量不足,且漢語水平不夠高、發音不標準;志愿者教師對國外教學模式不適應、缺乏教學經驗,往往手忙腳亂;盡管中國為各國提供了大量師資支持,但仍然無法滿足各國漢語學習的需要,如馬來西亞漢語教師的缺口不少于2000人;印度尼西亞雖然每年來到中國的留學生達2000余人,但學成回國后只有極少數會成為漢語教師。教材始終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全球有126個國家(地區)建立了孔子學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體制,無法在短期內形成統一的教學大綱,沒有指定的漢語教科書。本國編訂的教材不能滿足各階段漢語學習的需求,中國編訂的教材缺乏針對性且種類繁多,各國選用時難免會造成混亂。
2.新形勢下如何保證“漢語熱”持續升溫
面對“漢語熱”仍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應加大力度培養新一批漢語教師人才,不僅要培養漢語教師的漢語素養,也要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
其次,中國也要加強與各國高校的合作,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吸引更多留學生來華學習交流。教材建設也不能忽視,在“漢語熱”日漸升溫之時,中國應更加積極與各國協商形成統一的漢語教學體系,為各國提供合適的漢語教材。
與此同時,還要保持與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與尚不了解漢語、還未建立孔子學院的國家增強交流與溝通,為中國漢語以及漢文化傳播拓寬道路。
四、結語
近年來,中國經濟繁榮發展,國際地位得到提升,這都為漢語的廣泛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之政府大力支持,“漢語熱”在全球蔚然成風。
本文通過實例和數據大致介紹了世界五大洲漢語發展的現狀,探討了“漢語熱”形成的原因,認為經濟因素為目前“漢語熱”的主流因素;發現了漢語推廣過程中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初步意見。
希望中國能夠秉承和平發展、開拓進取的精神,加快漢語傳播的步伐,加深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
參考文獻:
[1]王 波.美國緣何掀起漢語熱[N].中國信息報,2005-07-28.
[2]博 郡.外媒:中國經濟實力帶動全球漢語學習熱潮[EB/OL].http://world.haiwainet.cn/n/2014/0527/c345805-20678728.html.
[3]孫艾唯.西班牙引領歐洲“漢語熱”國王:我兩個女兒都在學漢語[EB/OL].http://ouzhou.oushinet.com/eu/20150110/178661.html.
[4]王鐵利.漢字教學與中華文化傳播[J].漢字文化,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