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由我國人事部與衛生部統一組織的技術資格考試項目之一,本文首先分析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變化以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外科護理學的內容與特點,然后基于高職院校中外科護理教學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外科護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B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因此衛生部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難度也相應地增大——一次通過兩個科目才能進一步申請護士職業注冊。這導致高職院校的護理教學面臨較大挑戰。[1]外科護理是高職院校護理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它與臨床實踐之間的關系密切,只有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應開展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導向的專業教學活動,調整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一次性通過考試。
一、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政策的變化及特點
1.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政策的變化
根據新的護士條例,在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實習的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初級專業技能資格考試,護理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即可能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新規定要求學生必須一次性通過專業實務以及實踐能力考核,這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外科護理學的內容與特點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的題目為基礎題、中等題以及難題,其比例為6∶3∶1。[2]近年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外科護理所占比例為20%~30%,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仍是考核重點,但考核更注重對臨床運用理論知識的考核。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教學設計需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及靈活運用。
二、高職院校中外科護理教學問題
高職院校中外科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問題;二是教學問題。前者主要表現為生源質量相對較差,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難度較大,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后者則是指教學方式陳舊,教材落后且教學方法沒有更新,不但影響到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而且還影響考試成績。
三、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的方法
1.嚴格按照考試大綱進行教學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根據社會的需求逐年進行修訂,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應當每年依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中的內容進行教學計劃的優化和調整,在分析大綱的基礎上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保證學校的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2.加強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
通過對歷年試題的分析,找到解答考試試題的規律,進而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試題:在日常教學中以實際案例作為切入點,為學生分析試題特點,并在訓練過程中將不同發熱題型與知識點相結合,針對可能成為考試重點的部分進行重點講解,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在分析試題的基礎上還應當進行對比,從而了解考試的延續性和趨勢,制訂符合考試需要的復習計劃。組織有針對性的外科護理復習,認真進行模擬訓練,每一次訓練之后都應當統一進行講評和反饋。考前一個月則應當加強綜合性試題的訓練,規定答題時間,提高學生的答題效率。
3.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當前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應用能力的考核,教學中不應當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應增加實際病例的題目分析。教師應改革教學方法,著重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增加病例的討論分析、實踐教學與演示教學等,維持良好的課堂氛圍,采用問題式、啟發式以及案例說明式的方法進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還應當針對考試的具體要求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應用能力訓練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切實提高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外科護理學教學應當嚴格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作為導向,及時掌握相關信息,調整教學計劃與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考試的通過率。
參考文獻:
[1]劉國芳.提高外科護理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導向[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2).
[2]胡蘅芬.試論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導向的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改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