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2016年7月21日,斯太爾(中國)第一屆船機經銷商會議在中國常州勝利召開。憑借品牌影響力及高端產品,斯太爾(中國)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代表正式開啟了中國的追夢之旅。
提起斯太爾,很多人可能還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一個歐洲品牌,足以證明斯太爾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的深得人心。斯太爾被中國市場熟悉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為解決我國汽車工業“缺重”的問題,當時的中國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從奧地利引進了斯太爾技術,之后逐步推廣至全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斯太爾是中國商用車的重要技術來源之一,直至現在仍享有極好的聲譽。
但從那以后,這個于1864年成立于奧地利斯太爾市、擁有150年工程設計及研發歷史的歐洲品牌卻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直到2013年有媒體爆出,湖北博盈投資公司全資收購斯太爾動力(歐洲)有限公司,斯太爾才再次引發國人的關注。斯太爾動力成立于2001年,作為高性能柴油發動機和混合動力系統的設計制造專業公司而享譽全球,向全球提供陸用、海用(即船用、特定陸地及水陸兩用車輛用)以及工業用發動機解決方案。產品范圍包括柴油發動機、柴油電力解決方案以及特定需求的高度專業化工程設計服務。
2014年博盈投資更名為斯太爾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并落戶常州武進,由此掀開先進中輕型高品質柴油機在中國制造的新篇章。那時,業內人士均對斯太爾落戶中國的表示看好,品牌悠久的研發歷史以及高度的定制化,使得斯太爾發動機早前廣泛應用于道路、工業、新能源、軍事以及船舶海事等領域。
如今,作為純粹的國民品牌,斯太爾品牌在落地中國四年的發展歷程中,實現了諸多軍工項目的落地合作,并成功推出了多款軍事、民用、道路、非道路產品。斯太爾動力總經理吳曉白表示:“斯太爾船用發動機中國市場業務正穩步拓展,斯太爾船機全部為歐洲制造,在未來與客戶的緊密合作中,斯太爾要實現品質一流、服務一流、信譽一流。”
此前,有業內媒體表示,斯太爾動力正在轉型成為以研發為導向的批量生產型企業:在保留既有的高端發動機市場和客戶的同時,一方面借助于完整的國產化采購和代工生產體系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將研發、推廣適銷于中國民用市場的經濟型連體機身柴油機產品。斯太爾動力中國再起航,批量化、國產化將成為斯太爾產品扎根中國市場的主要目標與措施。
眾所周知,當前造船行業大環境充滿了挑戰,但并不是沒有市場。相反,國家政策推行供給側改革,調結構、去產能的基調將要求企業提供一些更具差異化、更高端、更有技術含量的產品。對此,斯太爾動力營銷及售后服務中心總監迮海兵告訴表示:“之所以選擇在在這個時間點進入中國船機市場,一方面,歷史推著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市場;另一方面,是斯太爾產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在發動機領域的技術積淀,我們選擇并有信心在這個趨于同質化產品的領域開拓一片新天地。”
發動機不同于其他一些快速產業,無論是研發還是國產化都有一個周期和驗證的過程。經過兩年的精心部署,隨著第一個國產化的發動機正式點火成功也就意味著斯太爾品牌的重新歸來。截至目前,斯太爾動力的船機產品主要包括MO系列、SE系列以及柴電混合動力驅動系統--STEYR HDS。據介紹,斯太爾產品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結構緊湊,超輕量化;最佳的功率密度比;超強可靠性、耐久性;多燃料適應性;電控管理系統輕量化;超低溫啟動;船用領域的翻轉(左30°、右30°、前27°、后30°)以及高空拋落等,這些新技術很多是傳統發動機不具備的特性,卻非常適合特殊領域的應用;同時,斯太爾產品大部分高新技術與環保、節能掛鉤,能夠很好地滿足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產業發展的需求。
迮海兵對斯太爾動力今后的中國市場及戰略做了清晰、明確的解讀:“斯太爾奧地利公司主營北約軍品和船機業務,將秉承百年研發積淀,繼續本機研發,傳承優良品質,并可根據不同應用要求進行高端定制化生產。斯太爾動力在奧地利研發的基礎上,推進國產化進程。按照斯太爾動力的中國戰略,一期一段目標為3萬臺產能,主要為軍品和新能源兩個板塊;一期二段從2016年到2018年,規劃產能為11萬臺,朝著工業4.0的目標,產品包括柴油機、增程器及其他上下游產品,同時進一步加強研發中心、生產中心、質保中心、采購物流中心和辦公中心的建設。后續可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建設,增加產能。”結合中國需求,使更多高性能的柴油機在中國市場落地,將是斯太爾品牌立足中國的長遠戰略規劃。
不難看出,軍民融合是當前斯太爾開拓中國市場的重要“抓手”。據可靠消息,斯太爾動力目前在軍品領域已經有一定突破。早前,由于產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及多燃料適應性,斯太爾產品成功服務于特種項目和軍事項目。根據斯太爾動力船用發動機產品特征,以及高速艇行業數據,其軍品目標市場主要針對巡邏艇、氣墊船、交通供應艇等。同時,為確保產品質量,斯太爾非常注重每一步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我們不會止步于對來料和裝配中產品的質量保證,并且在批準產品出廠之前,還要密切監測我們最先進測試臺上的每一臺發動機。”迮海兵表示。
目前,斯太爾動力船用發動專為批量生產制造,以滿足船隊等大規模海洋生產的需求;但同時也設計得盡量靈活,以便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這種“少批量、多品種”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是當前各行各業發展的熱點之一,也是工業4.0的發展趨勢。此前,斯太爾動力一直致力于研發高技術含量的柴油發動機,基本是按客戶需求來制造,規模并不大。因此,作為斯太爾市場戰略的調整與轉型,必將為更遠的市場做好打算。畢竟,來到中國,與更大的市場相結合,重返主流市場、創造更大的價值、重塑品牌輝煌才是斯太爾的終極目標。
而在當前,為中國裝備提供中國“芯”,在特種領域實現批量化生產,從研發到生產、到量產,整個過程必須將斯太爾奧地利的研發能力和中國市場的需求很好地銜接起來。2015年5月,斯太爾動力大力投資擴建的奧地利研發總部正式啟用。研發總部不僅是斯太爾動力創新與工程設計能力的核心所在,更為未來最前沿技術的開發以及產品的發布提供了保障。同時,斯太爾動力最大的亮點就是創新,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模式,還是售后服務,斯太爾愿意整合一切行業優質資源,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的綜合競爭優勢。
斯太爾動力致力于全球海運市場及其需求,全力追求未來新發展與創新。斯太爾用技術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攻堅戰,相比競爭對手,斯太爾仍不乏亮點。其一是連體機身Monoblock技術,斯太爾動力發動機以久經考驗的整體式設計為基礎,能滿足最高的操作可靠性要求。采用耐久、安全和強健的冷卻性能作為設計原則,于2001年開始陸續開發出一系列無與倫比的緊湊型高性能輕型發動機。其二是2008年設計出全球第一套船用柴電混動系統,奪得多項創新大獎,在經過多年積累后,船用柴電混動落地中國特種領域,并引起轟動效應。
不僅如此,前瞻的研發思維也必將讓斯太爾產品走得更遠、更有活力。一方面,專注于輕型動力系統。設計具有市場上最佳功重比的發動機和機組是斯太爾的專長,普遍比同類產品減少1/3的重量。過去幾年中,精簡發動機已形成普遍趨勢,但斯太爾動力一直專注于小型輕量化設計方案,使產品同時兼具高功率密度以及較同功率范圍內重型競爭產品而言相同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專注高效技術發展。斯太爾動力產品組合包括廣泛應用于船舶、汽車行業和工業的柴油發動機及柴油電力設計產品。未來設計戰略將持續以符合ISO9001:2008認證等行業主導標準的柴油及新能源混合動力領域設計為主,以環境效應為側重點,以減耗減排為目標。再有,專注零排放和無聲駕駛。斯太爾動力環保型混合動力系統(HDS)于2008年首次引入,這標志著翻開游艇推進系統歷史上的新篇章。經過進一步創新,該直列式混合動力系統為零排放、海港低速操縱以及內陸水域、避難區和自然保護區無聲駕駛功能提供了有力保證。并且,混合動力系統可以安裝在所有斯太爾動力發動機上,也可以結合不同的驅動組合安裝。
此外,斯太爾動力目前正快速加強全球服務網絡的建設。“產品、備件以及本地服務合作伙伴的全球通用性是提供最佳客戶支持的關鍵。斯太爾品牌產業鏈的培育階段不可逾越。”迮海兵強調,“運用互聯網,整合傳統的斯太爾品牌力量、整合社會資源以及一支數量多且還在不斷壯大的分銷商和經銷商隊伍,我們有信心為客戶提供快速優質的保障服務。”
隨著斯太爾(中國)第一屆船機經銷商會議的圓滿完成,斯太爾動力這位來自歐洲的“技術高地”在中國市場正式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