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綠葉
郭沫若先生早在1962年就為《人民教育》雜志上題詞:“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免除這些毛病。人們常說字如其人,確實,字能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和性格。書寫工工整整的人做事必定認真,而書寫潦草的人卻是相反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的寫字教學做出如下的幾點體會:
一、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寫字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指導學生練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講解偏旁部首、結構造型,只是機械重復點、畫、鉤、挑等寫字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乏味。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我們特別注重學生寫字興趣的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入門的時候,我們要用多種手段培養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漢字的結構有“六書”之說,小學階段學習的漢字中,最常見的就是“象形”、“形聲”、“指事”和“會意”這四種類型。 幫助孩子了解一些漢字的結構特點,了解一些漢字的造字特點,將能極大地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
學生學過的字很快就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游戲,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樂學,喜歡學,有主動學習的意愿,能夠主動識字、快樂識字。如:玩玩字卡: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里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教;收──學生在小鳥聲中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郵差送信:可選一位學生扮郵差,將生字卡片當成書信,隨意發給多個孩子,然后讀生字,手執所讀字字卡的學生必須快速將字卡貼在黑板上,大家齊讀生字。采用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游戲學習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二、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小學生寫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對某一個人來說,其觀察審美能力比較強,但實際動手書寫的能力還不夠,還沒有很好地把觀察審美能力轉化為書寫審美能力。那么,在寫字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呢?
一年級起步階段,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要求。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教師都要筆筆指導到位。教師的范寫很重要。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教師要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由于受到觀察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臨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較間架結構:教師除了指導漢字的筆畫,還應該著重指導漢字的間架結構。例如:教學“皮”,在觀察“皮”后,我讓學生臨摹,學生寫出來的“皮”字,五花八門。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寫得太短,有的把“又”寫的太窄,有的又寫得太寬……這時我將他們這些字在黑板上“公開亮相”,和書上的范字進行比較,并逐一幫助他們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賞著自己的“杰作”,孩子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比較之后的書寫,效果令人滿意。
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
三、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識字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包含有閱讀教學,要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學中突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間、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認寫等方面予以保證,特別是在閱讀課上要防止只抓課文的閱讀、理解,而蜻蜓點水式地處理識字、寫字。另一方面要相信兒童的認字能力,調動小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態下,識字、寫字的效果會事半功倍。要求認的字,要明確要求,努力做到當堂認識,及時鞏固。教科書中要求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教材中認識,挪個地方還認識,沒有其他要求。在教學中不能要求太高。有的老師認為,對要求認識的字,引導學生逐字進行字形分析,達到每個部件、筆畫的精確記憶,能提高認字質量。其實不然,這樣花費的時間很多,而且又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效果卻不會很好。我認為,認字和認人是一個道理。認人,不必記住五官特征、穿著打扮,記住大體樣子就可以了,等見面次數多了,也就自然而然的認識了。
要取得認寫效果,一是要第一次見面力求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要認的字第一印象強烈。我們可以用小故事、小笑話的方法識字記字。二是要當堂采取多種方式復現,如分組玩字詞卡,找朋友等游戲,讀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句子、兒歌,讓每個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語言環境中、合作學習中,多次與生字見面,“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見面就成了朋友了”。三是要及時的復習鞏固,根據兒童遺忘“先快后慢”的規律,剛剛認識的字要在以后的兩三天及時復習。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鞏固識字的辦法,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生活中記字、識字、鞏固字。
兒童有一個突出的心理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家長、教師的贊許和認可。在寫字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多鼓勵,少批評,發現優點及時表揚,多用親切、誠懇的語氣,使他們常常能感受到進步的自豪、成功的喜悅,時時激起學習興趣的火花,樹立練好字的信心。
三、指導寫字,加強訓練
小學生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又一重點。入學兒童的寫字大多是零起點,所以一定要打好基礎,新課標對漢字書寫的教學要求包括“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并注意間架結構”,“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和“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這些都體現了加強寫字、提高寫字質量的指導思想。加強寫字,一是要從思想上重視,電腦時代仍需把字寫得規范、端正、美觀,這不僅是交流的需要,還是提高個人文化和民族素質的需要。二是教師要以身作則,在教學中的板書書寫一定要規范、工整。三是加強寫字指導,每次寫字,我都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執筆姿勢,每寫一個字,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占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寬窄等,都交代得很清楚,并且我還邊講解邊示范,然后讓學生先描后臨,再同桌間相互評論,發現問題,我再個別指導。四要讓學生保證寫字時間。每節課我都留下二至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寫字,并在要求學生把字寫對的同時,更要求把字寫規范、寫端正,慢慢的達到整潔、美觀的目的。
總之,由于我們始終把寫字教學當成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常抓不懈,兩年來的認真實踐,積極探討研究,在習字教學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收獲。低段學生的易變性還是比較大的,我們還須繼續努力,加強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使他們真正掌握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