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要】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 正確認識和分析新時期小學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探索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對策,是我們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生 思想道德 整體素質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
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開啟心靈的鑰匙,是積極向上的動力。作為一名教師,要把自己全身心的愛給予學生,常溝通、常交流,以心交心,真誠對待,要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例如從學生的溫飽、家庭困難、心理等方面,做到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用真心誠意去關愛他們,發現問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身教勝于言傳,用實際行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讓班級的德育工作達到預期目的。
俗話說“校園無小事,事事在育人”。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中都會去模仿。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語言、行動乃至人格的形成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教師替學生系好一個紐扣,弄好學生的衣服,都會給學生一個深刻的記憶,正如魏巍寫的《我的老師》,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如教師親手擺正教室里的課桌椅,親自動手幫學生撿起掉在地上的橡皮、小刀等細節,都會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使學生潛移默化樹立尊師敬老、刻苦勤奮、積極好學的品格觀念。
二、在實踐中塑造學生
小學生是最天真無邪的,他們的心靈深處是一片純粹的凈土,與外界剛接觸的他們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可塑性極強,因此在學生身上發生的日常小事都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著一定的影響,這就為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學生的事從不是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孩提時代養成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梢詫W生的善舉多多表揚,但絕不能因他們的惡習小而放置不管,日積月累,小惡總有一天會導致他們走上犯罪之路??陀^地說,學生畢竟是孩子,讓他們每件事都做妥帖未免強人所難,大人都不一定事事做好,何況小孩呢?不過我們應該相信他能在教師的積極帶動和教說下做得越來越好。像打人、罵臟話、衣服不整潔、隨手丟垃圾等日常小事都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诖朔N認識,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教師要做到穿戴整齊、不罵、不打、不損、不挖苦學生,言語上管住自己的嘴,行動上管住自己的手,以身作則注意影響。(2)對于平時表現好的學生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表揚,使其起到表率作用,觸動那些有類似缺點的學生,學生就怕互相比較。(3)教師要帶動學生親身參加到日常事務中來。例如,黑板沒有擦干凈、冬天沒有暖氣的教室門關不嚴、地上有紙屑和塑料袋等丟棄物這些問題,教師自己做的同時,也要告訴學生正確的做法,這樣剛開始就可以帶動部分學生參加,時間長了,學生之間就會互相帶動,大家都自覺參與,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氛圍。
三、用心溝通,真誠交流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外出務工人員持續增加,繁雜的社會形態等問題都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在農村,不斷地涌現出大批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由于長期生活在缺少父母關愛的環境里,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有的孩子不僅與父母分離,加上平時還缺少聯系,這種情況讓孩子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沒有父母親的呵護和相伴,導致他們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性格上往往變得內向悲觀、不愛和同學說話、情感孤僻冷漠;行為上驕橫、霸道、報復心理很重;心理上自閉、自卑。其中內向膽怯、孤獨封閉的占到多數。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首先應用心和他們交流,發現其身上存在的根本問題后,從生活上給予幫助,思想上加以引導,心理上多多開導,讓他們重新感受到被人關心和呵護的溫暖,從而讓他們的心中重新燃起愛的希望。其次,依據班級職責和校規來進行批評教育,用嚴格的校規約束學生,針對學生不當行為批評的同時加以指導。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從而激發更多的學生改善自己的行為。真誠的交流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班級學習氣氛的增強,更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他們的獨立能力。例如,爬山看上去很單調,其實真正的爬山包含了很多趣味,爬山途中觀察周邊的人,猜猜他們爬山的目的,細細品味山上所存的建筑物,甚至山邊的野花都能帶來無窮的樂趣和聊不完的話題。無論什么樣的感受都是學生親自得到的,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集體活動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豐富多彩的野外活動更是讓學生流連忘返。通過參加集體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
五、學校應樹立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
學校應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在小學教育教學的各環節,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以切實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想道德教育。小學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在中小學各門課程的教學中,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二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心靈凈化、思想熏陶、認識升華、覺悟提高。三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熏陶和感染學生。四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五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
【參考文獻】
[1]呂艷男.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狀況的調查與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