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瀟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素質教育成為了學校關注的熱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是英語教學的手段,直接影響到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因此,情感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學校教育成敗的一個標準。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呢?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素質教育 情感教育
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起著激發、定向、推動、引導和調節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教學過程中情感及其滲透力量的強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成敗優劣。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的情感呢?
一、以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的情感世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表明,在老師的人格特征中,有兩個重要特征對教學效果有著顯著影響,其一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具有敬業精神,熱愛語言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要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愛。同時,教師要加強師德的修養,不斷充實自己,擴大知識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具有強烈的愛心,相信所有的學生都是能學好英語的;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尤其是對于后進生應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多給一些關心和尊重,從而使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英語的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更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是對學生潛能的開發和社會交際能力的早期培養的手段。因此,課堂上教師親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風趣的語言,一經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師生的情感交融、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啟迪學生智慧和開發學生潛能。課堂上我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啟發,多用“please”“thank you”“very good”“never mind”“try again”等禮貌、鼓勵的用語,使學生更加親近我,消除恐懼和顧慮,不怕出錯誤,大膽參與課堂活動。
二、在優化課堂教學方法的同時使用情感教育能激發學生情感和提高學習興趣
首先,進行情景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如實物、圖片、錄像、幻燈、影片等,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將枯燥的、抽象的內容寓于一個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以增加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Advertising”時,教師可布置學生自己動手制作an advertising poster,并用英語寫上自己廣告語。這樣,學生在制作ad poster的過程中定能夠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使用多媒體和多元化教學手段。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復同一種方法,學生勢必會厭煩。教師只有動用多種感官參與聽說讀寫活動,才能長久地吸引學生。如group discussion、dialogue、action、playing games、word puzzles等多種活動,以及進行“free talk, ask and answer”等, 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改變自己的常規教學模式,讓學生始終感覺到有一種新鮮感,并且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組織書寫、朗誦、閱讀、征文、口語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賽,使學生盡可能地多使用英語,在應用中嘗到樂趣。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也有助于師生間感情的培養。這些活動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說交際能力,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越來越濃厚,學習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諧友愛關系。
三、用平等的師生關系溝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產、親切感。教師可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教高一新生時,先教學生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如見面、道別、致謝、道歉、家庭成員的稱謂、時間、年齡、性別等。鼓勵他們在適時地適當地使用這些用語,甚至當學生半中文、半英語夾雜著與我對話時,我也非常有耐心地與他們交流,消除他們對學習英語的恐懼感,打消他們的顧慮,讓學生們感覺我與他們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所以很快這些學生就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用得體的言傳身教來體現情感教育
老師健康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教育學生不僅要靠口耳相傳,更要注意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感染性。教師要善于表達積極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贊許的微笑、和藹的語言,多給學生動口的機會,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讓他們在語言實踐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表達出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滿足學生的情意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求進一步融洽師生感情。教師應把對學生的愛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以鼓勵,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和可敬,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的上進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加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學習的自信。
總之,作為英語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學,“以情輔教”,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學生懷著快樂的情緒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盛琳;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上海教育;2011.17
[2]楊明霞;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苑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