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優美
記得老師一上課就強調,語文學習的有效性依賴于教師對語文學習心理規律的認識和遵循。掌握語文學習心理的知識并切實付之于教學實踐,是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經過幾周的學習,也體會到從心理的角度理解教學、改進教學的重要性。我們即將走上講臺,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靈,做善于思考的教師。
做善于思考的教育者,是我上完這門課的最大感受。我們不能為“教”而“教”,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琢磨教學。那我們要如何做善于思考的教育者呢?
首先,多讀書,多思考。不看書不行,只看書更不行。只有每天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才有可能在講課的過程中看到學生們的腦力勞動。蘇霍姆林斯基建議老師們應該每個月買三本書:“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關于心理學方面的書。”
1從書本中汲取養分,改進教學。讀完書后,要實踐。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作為師范生的我們,就應該好好把握下學期的實習機會,多與實習老師交流,并積極主動地踐行自己的想法。如果連老師自己都不思考地照本宣科,那如何要求學生領悟語文之美并加以思考呢?
第二,多學習心理學知識。只有在自己整個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心理學,加深自己得心理學知識,他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如何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是我們應該反復思考的問題。如果不了解學生,不通曉心理學知識,容易造成許多教學上的失誤。通過反思老師課上所舉的例子,回顧自己過去的學習經歷,我都深刻意識到從心理學出發改進教學的重要性。例如,現代教師不注重教學生改作文是不對的,一味地加強寫作訓練,忽視批改,易事倍功半。應幫助學生克服寫作難的心理障礙。理解了書中所說學生識字寫字的心理、閱讀學習的心理、寫作學習的心理等等,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好語文。
第三,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上課中,我發現不少錯誤的教學實例都是因為教學觀念不夠先進造成的。如老師說,中國的教育喜歡叫人“補短”,但實際上“揚長”更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幫助其成長。一個老師的教育理念,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如我的高中老師倡導快樂學習,當時整個班的學習氛圍都十分活躍,大家都學習得較為輕松。而后換了一個老師,該老師只注重成績,有點唯成績論。導致班上的學習氣氛比較壓抑 ,大家都不再享受學習,而成為做題的機器。如果一個老師能讓孩子愿意學習,教會學生掌握學習的工具,讓學生心里的詩的琴弦響起來,這樣的老師方為一個好老師。因此,形成科學正確和先進的教學觀念,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我們必須時刻記著,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去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以上三點,是我的一些體悟。我們常常說要學好專業知識,卻容易忽略教育知識。我們要做一個善于思考的教育,一個關注學生心靈的教育者。蘇霍姆林斯基說:“占據你的注意中心的將不是關心教材內容的思考,而是對于你的學生的思維情況的關心。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應該努力向它攀登。”2可見觸及學生的心靈是何其重要。
課程雖然即將結束,然而學習從未停止。我想這門課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發端,是引導并促使我們不斷學習研究語文學習心理的起點。日后,我們除了注重語文素養之外,還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多研究心理學、教育學,并將之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時時刻刻把學生放首位。只有學生掌握了知識,才能稱之為完成了教學任務。我們也應該記住,自己是一個教育者,應以更高的目標要求自己,時時刻刻關注教育信息,思考教育問題,從現在就積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我們將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101頁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