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婷
摘 要:作為現代服務產業的物流行業,對運輸倉儲、貨運代理以及信息傳達等行業進行了有機融合。在現代物聯網環境下,傳統管理模式對物流企業形成了極大的束縛,而物聯網技術對現代服務產業的物流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物流管理借助現代化物聯網技術,不僅得到了相應的信息化技術,而且實現了準確、高效的管理與運營。
關鍵詞:物聯網環境;多維度;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因物聯網環境影響,逐漸趨于復雜化,導致信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極大威脅。多維度協同管理能夠使物流管理更加智能化與信息化。
一、在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發展現狀分析
物聯網技術能夠有效實現信息共享。它能夠實現物體之間的連接,實現互聯網和實際物體聯合。我國物聯網研究起于1998年前后,在交通、物流方面應用比較廣泛,在國際標準制定過程中顯示出一定的實力。今天,物聯網產業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在相關技術與產業的支持能力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逐漸縮小;然而,在高端軟件以及極端服務等產業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國家為進一步推進物聯網發展,已經把傳感網列入國家重點研究領域。可是,很多優秀物流企業缺少先進系統,沒有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物流建設依然處于最初級階段,依然在實施基礎網絡與應用軟件系統的建設,致使信息化水平及層次都比較低,進而流通環節成本居高不下。
二、在物聯網環境下,物流企業實施多維度協同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物流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只有實施技術技術革新,有效改變管理職能,適應信息化的發展需求,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
(一)物流信息融合達不到物流實際需求
在物聯網環境下,很多物流企業不能夠對物流信息數據實施智能化處理,導致很難對業務流程實時管理,也不能滿足物流的實際需要。很多物流企業只重視多源異構數據與感知層上數據,不能夠實施物聯網與服務層數據的融合,也沒有對建立與完善物聯網所特有的存儲體系,也沒有實施數據關聯關系方面的研究,導致物流企業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
(二)物流信息化建設問題分析
在物聯網環境下,物流的智能化與信息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然而,物流企業在實現信息互通時,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物聯網技術缺乏統一標準。物流實施信息化建設,就必須對資源規范編碼,規范信息的采集方式與渠道。其次,物流管理應用系統與物聯網供應鏈不匹配。第三,物聯網體制沒有有效統一,導致資源不能實現共享。
(三)物流企業內部結構不完整
運輸與倉儲實施分離是很多物流企業的運營方式,以致商業模式長時間處于原始狀態。物流企業部門之間難于形成有效的協調機制,對其在物聯網環境下的發展形成了很大阻礙。
(四)物流資源調度與協同控制,同物聯網需求不匹配
物流企業在借助物聯網對資源調度與協同控制等方面,已經比較成熟。然而,依然不能夠滿足智慧物聯網的需求及發展趨勢。首先,很多物流企業的調度只是局部性或相同類別的資源內部調度,沒有實施整體調度,對物聯網資源利用率較小。其次,人工資源調度不能滿足物聯網的需求。第三,社會性智能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三、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網絡購物已經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物流企業如果要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提高顧客滿意度,就必須對物聯網信息流充分利用。京東商城借助物聯網發展機遇,利用自建的物流體系將供應鏈流程有效縮短,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多優惠。京東商城非常重視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借助ERP系統掌握了每一款商品的詳細信息,在其運輸以及倉儲環節充分利用EPC、RFID以及GIS等物聯網技術,有效了物流體系的運營效率。
四、在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特點及發展策略分析
(一)現代物流協同特征
在物聯網體系環境下,物流企業實施多維度協同管理具有一定的特點。首先,具有多維性。感知層分析有技術協同、網絡層分析有信息協同、應用層分析有服務協同以及管理層分析有管理協同。其次,具有共存性。現代物流維度之間不相互排斥,而是協同存在相互促進。第三,具有合作性。物流企業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多維度協同特征。物流企業不同供應鏈之間競爭合作、物流企業之間相互合作以及企業內部管理合作構成了其多種維度協同合作性特征。第四,具有信息共享性。信息共享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特征。現代物流企業借助物聯網,有效實現了信息共享,提高了企業運作效率。
(二)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策略
1.加快物聯網技術創新
在物聯網技術方面,科研機構與物流企業應加快創新與開發,解決物聯網技術在規模化應用、核心技術以及地質資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物流企業之間應相互學習與合作,學習更為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對物聯網技術進行積累,提高物聯網應用能力,并培養個性化創新能力,進而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同時,物流企業應借助物聯網技術,提高自身開拓市場能力。
2.加快物流信息化發展
首先,建立并完善物聯網保障政策。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在物聯網的政策保障下,才能夠有序高效實施。其次,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化平臺,整合資源。借助信息網絡,優化匹配車輛與貨主,實現物流企業信息暢通,并盡快制定物流企業物聯網編碼以及共享數據標準。第三,建設新型網絡商務與信息化平臺。借助二維碼或傳感器,將物體智能化,實現物體與人以及物體之間的對話與溝通,實現物流企業個性化與專業化服務。第四,加快物聯網的中間性技術發展,在整體上提高系統性能。
3.物流體系實現共同發展
物流企業之間形成共生互存物流供應鏈體系,能夠有效利用物流信息,對實現協同控制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物流供應鏈體系為物流企業相互學習以及良性競爭提供了平臺,對整合或重構產業鏈非常有利。同時,物流供應鏈內部物流企業能夠實現智能化一體化以及高效化的物流服務。
4.對資源調度與協調控制應用實施優化
深入研究與分析服務需求動態變化以及資源調度影響,進而完善服務動態模型。探討與分析智能調度以及資源之間的協同控制,實現資源的智能化調度。
五、結語
物流企業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運作方式也在逐漸變化。在物聯網環境下,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動態化與精細化。同時,物流企業的運作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變革。物流企業在物聯網環境下實施管理過程中,應認真研究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應在物流管理的不同環節運用物聯網技術,進而為物流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現代物流行業借助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管理,運轉節奏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物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在物流領域的大面積應用,物流企業管理中的信息化滯后、協作效率低以及服務水平差等很多缺陷顯現出來,因此,現代物流企業應充分利用多維度協同管理的方法與理念,提高自身素質與服務水平,才能夠適應市場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建淼.物聯網背景下我國連鎖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物流技術,2015,06:63-65.
[2]代魯峰.云環境下物流中心任務協同模型及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3]張馨月.基于物聯網的第三方逆向物流企業運營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