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肖
“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的技能,終身受用”。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教師不是在教學,而是在激發學生獲得學習的技能自己去學習,對于數學教學而言,只有當學生通過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時,才能真正學好數學?,F就本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采取適當方法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提供自主學習的目標,增強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
教者對于每一節數學教學內容,要仔細思考教學目標,并加以準確定位,使之切合學生的接受實際,然后在課堂上積極和學生對話,對他們提出“你怎么知道?”或“為什么這樣?”的問題,把學生對預定目標的每一個反應作為推動學生討論的機會,促使學生活躍地參與學習。如對于“等比數列”一課的教學目標一般定位于“理解等比數列的概念”,這顯然不具有教學中的可操作性,進一步把目標細化為“通過自讀和類比等差數列獲得等比數列的‘表象概念;通過討論理解等比數列的函數實質;通過操作掌握等比數列概念的應用”,圍繞細化目標,用實際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則教學目標易于得到落實。另外,平時要善于將目標教學與課外學生的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把課堂教學目標提前下放給學生或布置課后作為“研究目標”,讓學生分組討論。
二、激發自主學習動機,形成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興趣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凡是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要對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只要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有高度的學習熱情,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動力。在教學中,我常采用介紹數學背景、設置數學懸念、展示數學的美等途徑,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成學生的自主參與,同時,引導學生增強對中國古代數學、西方現代數學發展研究的興趣。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借助于《幾何畫板》等現代多媒體工具聲形圖文并茂的特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求欲。
其次教師要以情引導學生參與的興趣,充分尊重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鼓勵他們提出疑問、異議甚至爭執,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位顧問和意見交換者,要在課堂上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想說、敢說、愛說,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激勵過程。
三、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能力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在于教給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由“要學”到“會學”,提高學習質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看書,提出問題,歸納知識,作為教師,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如在“指數函數及其性質”這節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步驟:
①學生作出y=2x,y=3x,y=(1/2)x,y=(1/3)x的圖象。②歸納出一般情況下指數函數的圖象。③要求學生思考類比得出指數函數的性質。④思維拓展獲得解決函數圖象和性質的一般思路。從而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為學生提供了后續學習函數的有效方法。
四、建構知識“探索點”,創設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
好教師應是“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教師應努力創設主動探索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時間與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能,以更積極的姿態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如立體幾何開篇,為盡快建構學生的空間概念,發給每位學生6根火柴棒,要求學生搭出盡可能多的等邊三角形,學生討論后會發現只有建立空間關系,才能搭出4個!在構建知識“探索點”的時候,一般是在做好鋪墊后,盡量讓學生用原有知識嘗試解答新問題,使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成功的喜悅,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后續學習。
作為教育的對象,學生首先是課堂的主人,是主體,而教師起到組織、指導作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是互動的。倡導、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將為數學學習注入新的活力。從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數學學習觀來看,其核心是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定和充分肯定,增強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在教學中努力克服影響自主學習的不利因素。數學學習中理想的主體應該表現出積極、主動的狀態;飽滿、高昂的熱情;獨立、自主的精神;超越教師、教材和自我的意識。但由于學生受年齡、認知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所呈現的狀態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距。教師必須充分注意到學生在學習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心理因素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并及時調節,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承擔起學習的責任。
總之,新教材的教學內容由說變做,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主體性。作為一個中學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學觀念,從方法、手段、途徑和資源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反思、探索和實踐,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的,新課程要求改變以往單純接受式學習,從“一刀切”教學向關注個體差異的教學轉變,強調發現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正因為如此,調動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并設置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給出足夠的學習時間,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饒有興趣地去討論、去探求,變苦學為樂學,變讓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數學課堂上得到真正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