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越
X銀行信貸資產現狀研究
吳 越
我國經濟面臨“三期疊加”、潛在風險加速暴露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加大等形勢,作為我國金融核心力量的國有商業銀行,如何打好資產質量攻堅戰,確保資產質量基本穩定和風險可控,多措并舉遏制不良貸款反彈勢頭,整合優質資產,服務實體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時下理論與實務界關注與探討的焦點。本文主要運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國內某大型商業銀行X銀行的信貸資產構成及信貸資產質量為重點展開研究,為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個案研究奉獻了一份具典型意義的案例分析文獻資料。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資產質量;風險管理
經濟新常態形勢下,我國銀行業繼續深挖大資管潛力,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在信用違約沖擊中抓住資產管理行業機遇,唯有因時而變,將創新思維和創業心態貫穿于拓展資產管理業務的過程之中,才能引領實體經濟的穩健發展。
2015年X銀行根據宏觀經濟變化和金融監管要求,堅持信貸增量優化和存量結構調整,為業務發展和盈利成長帶來新的動力和空間,以轉速代替增速,朝著輕資產、輕資本方向的轉型深化,使得盈利成長與資本支撐更加平衡協調。
截至2015年6月末,X銀行資產總額達224172.9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073.42億元,增長8.8%。表格1列出了X銀行資產構成情況。

表1 2015年6月X銀行資產總額構成情況
從貸款結構上看,票據貼現比上年末增加824.26億元,增長23.5%,主要是根據全行信貸投放進度,適度加大票據貼現投放力度。公司類貸款一直是X銀行信貸工作的重要基礎,市場主體投資領域放寬、企業并購加速等機遇;同時積極發展個人貸款,把握居民消費升級和需求多元化,支持居民合理信貸需求,努力把大零售、大資管、大投行業務打造成盈利增長的新引擎。表格2列出了X銀行貸款結構情況。

表2 2014-2015年X銀行貸款結構
從品種結構上看,流動資金貸款增加1694.85億元,增長5%,主要是本行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對企業經營擴展中流動資金需求予以支持,尤其是加強供應鏈融資業務限額管理,強化貿易融資資產質量管理;項目貸款增加1489.81億元,增長4%,主要是繼續支持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表格3列出了X銀行按品種劃分的公司類貸款結構情況。

表3 2014-2015年X銀行按品種劃分的公司類貸款結構
從信貸區域結構上看,X銀行不斷優化區域信貸資源配置,促進各區域信貸投放均衡發展,貸款質量基本保持穩定。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戰略,加大中西部地區建設融資支持力度,中部和西部地區新增貸款2530.44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41.1%。境外及其他貸款增加569.87億元,增長6.1%,主要是盧森堡分行、工銀澳門、工銀亞洲以及迪拜分行等境外機構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創新跨境貿易融資以及積極開拓本地業務,實現貸款較快增長。
不良貸款的增加是經濟“三期疊加”背景下實體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在銀行業的體現,銀行資產質量持續承壓。依據我國2014年《中國銀行業運行報告》,商業銀行正常類貸款余額為64.5萬億元,占比為95.6%;關注類貸款余額為2.1萬億元,占比為3.1%,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為1.3%,遠遠高于X銀行同期1.13%的不良貸款率。2015年上半年X銀行不良貸款延續了從2013年出現的反彈態勢,不良余額1635億元,不良率上升了0.27個百分點,達到1.40%。表格4標黃部分可以看出目前X銀行信貸風險總體可控,1.4%的不良率在全球大銀行中仍處于優良水平。

表4 2014-2015年X銀行貸款五級分類分布情況
X銀行深入推進信貸資產質量管理和信貸基礎管理“兩大工程”,完善標本兼治的應對之策,通過“止血”、“清淤”和“固本”并舉,打好風險防控化解的“組合拳”,健全大數據風險監控體系和總分行協同的風險排查處置機制,提高對潛在風險貸款的識別力和治愈率。運用大數據預警模型化解和整改風險融資4600多億元,收回融資2300億元;特別是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等5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
截至2015年,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1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40%,資本充足率為14.17%,均滿足監管要求。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與上年末相比,均增加0.2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下降0.36個百分比。受益于X銀行未分配利潤增加及可轉債轉股有效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銀行間市場發行信貸支持證券等手段,風險加權資產增速有效控制,資本充足率保持穩健水平。依據2014年《中國銀行業運行報告》,我國商業銀行和X銀行相關對比如表5所示。對比發現X銀行資本充足率在商業銀行處于優良水平。

表5 2014年年末X銀行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對比表
資產質量是衡量一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標。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商業銀行要時刻關切宏觀調控政策及經濟金融環境變化,服務于企業整個生命周期,深化資產質量管理制度和內控建設,對薄弱環節要改造和優化,堅守底線思維,實現商業銀行可持續健康發展。
由于X行對客戶資料的保密以及自身信譽的考慮,本文并未得到全部的數據資料,只能從X銀行公開年報中獲取部分數據,這也是無法量化X銀行信貸風險及資產質量的原因。下一步筆者將繼續致力于信貸風險量化的研究,深入實際搜集整理X銀行某分行的數據,對信貸風險進行精確量化研究。
[1]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課題組,施剛等.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結構調整研究——以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為例[J].金融縱橫,2008(12):31-33.
[2]郭毅飛.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0(02):140-141.
[3]章番.中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3):96-99.
[4]朱江.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5]伍鐵林.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控制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1):68-70.
[6]張昕.我國商業銀行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的行業思維[J].現代經濟信息,2014(03):223-224.
[7]李劍峰.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金融,2014(12):38-42.
[8]邱介茗.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策略研究[D].云南大學,2014.
[9]劉剛,盧燕峰.資本賬戶開放、商業銀行存貸比與信貸風險[J].金融論壇,2015(03):62-70+80.
[10]胡偉.我國上市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控制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09):98-10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