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萍 溫成卓


摘 要:項目化教學是高職院校重要的教學改革方向,對《機械識圖》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從課程教學目標確定開始,依據課程相關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圍繞課程教學目標選定了五個教學項目,再對每個項目進行任務單元設計,用于指導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考核方式更加側重于項目過程考核。教學實踐證明了學生的制圖能力和學習熱情均得到提高。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機械識圖;課程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186
高職院校在社會人才培養方面占據重要的地位,為了能夠依據市場需求,優化和調整專業課程設置,近年來國內許多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中實施了項目化教學的改革與嘗試。項目化教學是當今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它以項目為導向,通過師生共同完成項目任務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學習工作過程而逐步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機械識圖》是我院汽車類專業從業人員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著力培養學生的制圖識圖技能。依據本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性質和作用,本課程的設計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理論與實驗的課堂教學,而是一個包含了課堂學習、動手實踐、計劃實施、評述和分析,以及團體協作為學習要素的、理實一體化的動態實現過程。為了更好的發揮本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有必要對其進行項目化教學改革。
1 課程目標設計
依據項目化教學核心思想,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更加突出能力(技能)目標的設定?!稒C械識圖》課程的總體能力目標是通過項目化課程的實施,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方法等方面得到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與價值觀,為汽車類專業的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目標如下:
1.1 技能目標
(1)快速查閱國家標準,識讀維修手冊中的圖紙;
(2)識讀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和裝配圖;
(3)繪制一般的零件圖和簡單的裝配圖。
1.2 知識目標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
(2)掌握正確地使用繪圖儀器畫圖,并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和技巧;
(3)能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能識讀和繪制正確的零件圖與裝配圖;
(4)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且具有三維形體構思和思維能力。
1.3 素質目標
(1)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3)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方法以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4)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5)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2 課程項目選取
依據課程相關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根據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安排五個教學項目,分別為:項目一繪制平面圖形;項目二繪制幾何體三視圖;項目三識讀和繪制組合體三視圖;項目四識讀汽車零部件;項目五識讀裝配圖。整個教學項目實施過程將貫穿基本知識點,采用六步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團隊協作有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會識圖、繪圖、測繪技術,初步形成設計、工藝、加工的概念,逐步完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3 項目單元設計
每個項目分成若干任務單元,不同的任務單元對應各自擬實現的能力目標、相關支撐知識、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任務實施結果等設計內容。以《項目三識讀和繪制組合體三視圖》為例,進行項目單元設計如表1。
4 考核方式設計
《機械識圖》課程考核方式采取教學考核方法和企業工作效能考核方法相結合;教師考核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技能考核和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定方式。增加過程考核比例,適當降低結果考核比例,注重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能力培養。考核方案設計如表2。
5 課改效果
《機械識圖》課程項目化課改研究與實踐,打破了以學科為體系的課程內容框架,而按職業技能為主線形成了綜合化的模塊項目課程。在我系一學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表現出如下優越效果:
(1)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2)自主學習能力強;(3)知識、技能融會貫通;
(4)解決技術問題能力增強;(5)能快速適應畢業后的崗位工作。
參考文獻:
[1]尹紅.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并軌式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6):67-70
[2]張靜靜.向翠萍三維造型軟件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化研究,2012(12):67-70
[3]王福娟,李耀輝.Solidworks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03):228-229
[4]李鷹,張喜春.高職“項目化”課程改革實操指導[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
基金項目:2015年度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青年骨干教師科研計劃項目“基于solid edge的汽車轉向系統仿真建?!保?2015QN06)。
作者簡介:陳曉萍(1986-),女,專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