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梅
摘 要:體育學科對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鑄就學生堅韌的品格有著重要作用。課堂作為開展體育教學的主陣地,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中職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優化中職體育課堂教學逐步被提上日程。
關鍵詞:中職體育;課堂;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8-01
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是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有效途徑,對于中職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養成良好自主學習和鍛煉的習慣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課堂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各方面進行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教學見解,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優化課堂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傾向。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情有了積極的興趣,活動的持續性增強,積極性高漲,始終沉浸在一種興奮、快樂的情緒體驗之中,這對促使學生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發展心理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我們就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引導學生快樂自主地參與體育鍛煉,提高教學效率。傳統體育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先講解動作概念、要領,示范,然后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模仿練習。這樣的方法對中職的學生來說太過單調,根本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因為中職學生比較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夠長。為此,我們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將學生的眼球吸引到課堂上,挖掘學生對運動的內在潛力和樂趣,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體質,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促使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優化課堂教學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課堂的主角都是我們教師,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和學生交流,給學生傳授知識,“尊師重道”深入人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課程改革以來,傳統的師生觀念被打破,學生一躍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學的主體,處在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的教師是我們,應充分的學習課程改革指導的教學思想,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此,教學中,首先,我們教師要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要樹立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要端正教學思想,從適應社會需要,培養人才的素質出發,樹立以育人為目標的現代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樹立學校體育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觀點。其次,我們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感情的投入,善于和學生交流,敢于去和學生做朋友,與學生談心,從生活、學習的點滴去關心和幫助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依賴,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有效的落實,學生才能敢于表現和鍛煉,課堂教學才能得以優化,教學效率才能提高。
三、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優化課堂教學不僅需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諧的師生關系,更需要教學內容提供活動保障。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做好其它方面優化的同時,我們還應注重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學習和鍛煉,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為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應充分的結合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地選取。首先,課堂教學內容要與社會生活相聯系,并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及時更新、補充,使課程具有動態性和生長性。其次,要注重課堂開放性課程資源的篩選。資源必須科學處理、精心篩選,尤其是要精選那些對學生的生活和終身體育鍛煉、發展有用的體育課程資源,從而加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課程的理解、體驗和生成。此外,還應注重課堂教學多科整合的和諧性??偟膩碚f,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我們應注重從時效性和科學性兩方面下功夫,既要能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對增強學生體能、增進學生健康具有較強的實效性,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受益,并且要安全、可行。
四、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內容,教師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法的相互作用的統一過程。陳舊滯后的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成效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從自身教育方式進行考慮,優化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學成效。就教學方法的優化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教法的改革。其中就包含取、舍、引等幾方面,取:保留一些原有不能舍棄的教法(如:講解示范法、練習法、游戲比賽法等);舍:舍棄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教法(如:灌輸式、注入式等教學模式);引:引進新時代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法(如,探究式教學、分層次教學等)。其次,要正確看待新方法,有效落實運用。要根據教學內容,依據學生自身情況,根據學生身體發育、身體素質、技術,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而不是什么教法新鮮,就盲目的運用,那樣會適得其反。
總結:教學方法只有更好的,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學生學習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結合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積極的總結、研究、創新教學方法,不斷的優化課堂教學,促使學生有效的鍛煉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 曾秋生.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