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占營
摘 要:技能教學的“度”就是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評的問題,該如何把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要求我們的體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總結再反饋出來,通過不斷地探討研究再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行之有效地的教學風格,這樣才能讓新一輪的課改目標真正落實到實處,讓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關鍵詞:體育教學;技能;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19-01
一、技能教學必須遵守體育教學三大基本規律
體育以其獨特的身體練習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了更好地實施有效技能教學應遵循三大基本規律,即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和體育教學組織規律 ;使得教學活動更加豐富精彩,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理想的教學效果離不開教學規律的巧妙運用,教學規律離不開體育教師獨特的教育教學智慧。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體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檢驗體育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
二、技能教學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的作用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變觀念,緊隨課程變革步伐朋確新課程理念。我們必須正確理解“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的作用。
“教師的主導性”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質量和強度”,而“學生的主體性”應該是指“學生朝向自己學習目標清晰度和學習過程中前進動力的強弱”,換句話說:教師的指導性就是“對學習過程的指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就是“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實,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教師指導學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學生接受教師的指導下,一個去正確的“導”,一個在主動積極地“學”,因此兩者應該說是統一的。沒有正確“導”的積極的“學”,只能是“瞎學”;而沒有積極“學”的“導”,即使正確的也只能是白費勁的“導”了。在實際的體育教學實踐中,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個“煽情大師”,善于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和興趣。學生模仿性強,體育教師是學生直接效仿的對象之一,對學生能否形成良好鍛煉習慣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規范準確地講解示范動作技術,并且加強練習方法的指導。讓每一個學生每一節課,都經受一個科學鍛煉身體的過程,并且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一堂有效的師生交融的技能教學好課常常是將“正確的導”和“積極的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缺少教師的正確指導只憑借學生的積極性的課,是一種無序的興奮的課,是一堂充滿危險的課;缺少老師的正確指導也沒有學生積極性的課,只能是一堂消沉和放任的課,當然也不會是好課,我們統稱“放羊”所以在技能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作用,而教師的正確指導才是關鍵。
三、正確處理好體育運動技能與運動樂趣的關系
如何正確處理體育運動技能與運動樂趣的關系,以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為例,看似很簡單的動作,我們一線教師心里都很清楚,沒有一定時間的教學和訓練學生是很難掌握這項基本技術,然而光學習這一技術 ,學生興趣又不是很高,但是,這個技術要是沒有掌握到一定的程度,根本談不上以后的教學比賽,學生就更加沒有學習排球的興趣了。要是讓學生好好地練習這一技術,又要花上好多課時,并且學生還不樂意。體育教學讓學生掌握一些有用的運動技能,同時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享受到運動學習和體育鍛煉之樂趣是我們追求的體育教學目標,也是體育教學應該期待的效果和境界。但是現在,運動技能學習和體驗運動樂趣在實踐中有些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了,現在的體育教學大有“管起來就死,放開了就亂”的傾向。
四、合理制定評價標準
通過教師的客觀評價,學生之間的互評及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學習掌握運動技能, 但如何評價這里就是一個度的問題。這個技能評價的“度”我認為應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例如籃球教學,對于初學的學生傳授基礎技術就可了,降低掌握技術的要求和標準,但可以通過各種籃球類游戲來引導學生使其逐步加強對技術標準的理解。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就要傳授一些比較復雜和有點難度的具有挑戰性的技術。基礎好的學生對于學習這樣的技術興趣是很高的,因為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技術動作的質量,在比賽中戰勝他人,還可以通過與高水平的人探討和交流與合作,發展友誼,或者可以得到與某某球星“過招”的機會。有這樣的動機難道學生還會對學習復雜的技術感到無趣嗎?所以這里的“度”是無章可循,猶如廚師做菜時的“火候”,該旺時就要旺,該慢時要慢,沒有統一的標準;否則又是“穿新鞋走老路”!但我們自己心里還是應該有一個評價標準的。還是排球,一個學期下來,至少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吧,技能差的、一般的要完成對墊球十個以上,或者比賽中能夠有個3 一 4個回合。良好的、好的和很好的應該更多,“度”是不同的。我們要針對這幾類學生,把握好他們的“度”,基本就解決問題了。
總之,技能教學的“度”就是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評的問題,該如何把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要求我們的體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總結再反饋出來,通過不斷地探討研究再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行之有效地的教學風格,這樣才能讓新一輪的課改目標真正落實到實處,讓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