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
摘 要: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育教學,革除學生體育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教育主管部門要以發展素質教育為本,重視體育教育工作,能夠通過教育創新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促進體育教學不斷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24-01
初中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階段,在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時期,尤其是人的體質培養與提升,更需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關注起來。而現階段,我們一些地方的教育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為主,學校教師只重視文化課成績不重視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培養,只重視知識的傳播,不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即使新課改推行后,應試教育思想在教育領域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影響。初中學生呢?認識模糊,也對體育教學活動不重視,體育是初中課程教育的副科教育內容,體育課程不被學生的重視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目標很難真正實現。因此,本文針對初中學生的偏見,新時期初中生一定要樹立體育鍛煉意識,將體育鍛煉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作者提出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一些要求,以利于新時期初中體育學科發展。
一、樹立初中生體育鍛煉意識,將體育鍛煉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
新時期的常規教學,教師是極為重視,大家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是比較高的,但是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是低下的。有的學生雖然上體育課,但是參與體育鍛煉卻少之又少,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由此,教師既要使學生樹立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又要為學生創造體育鍛煉的機會。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要將思想工作做到位。初中的體育課程教學雖然有體育技能方面的訓練,但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解。教師要抓住這一機會,積極為學生灌輸體育鍛煉思想,讓學生端正體育學習態度,樹立體育鍛煉的意識。只有學生自己愿意參與體育鍛煉,體育教學的效果才能夠好。當然,教師也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啟發學生,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是有積極意義的,這樣,學生才能夠從心理上信服、喜歡體育鍛煉。第二,教師要強化測試。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一些體育技術方面的練習,除了講解以外,教師要以測試為手段,增強學生的鍛煉意識,只有有了比較,學生才能有體育練習的動力,從而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促使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初中體育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與體育教學個性化
相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體能技能情況存在很大差異,他們對于體育的理解認識也有不同,他們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在體育接受能力,體育學習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個性的差異,因此,在體育教育中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搞統一模式的教育活動,必定會限制學生的體育發展,甚至會扼殺不少體育好苗子。體育教育因材施教,教師就要能夠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調查,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情況,要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推行一些不同的教育內容,以滿足學生對體育訓練的差異性要求。比如,如果學生的體能情況不理想,他們在立定跳遠中,很難跳到1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硬性要求他們跳到1米6,那就是不科學的,是尊重學生客觀情況的表現,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適合他們能力水平的目標要求,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訓練水平。比如,筆者所帶班級中,男生喜歡籃球、足球,女生則喜歡乒乓球、排球,也有學生喜歡跳遠。根據學生這些不同的愛好,用簡潔的話語將課堂內容講述完,按照學生的愛好及活動意愿進行分組,指導他們自行運動。學生在運動的同時教師也積極參與其中,對學生的動作、姿勢進行規范指導。這樣安排,學生就都能運動得開心,并且喜歡上運動。體育課不應是傳統的課堂,而是學生“玩耍”的樂園。參與其中的學生在此種教學活動中不僅獲得身心愉悅,還能鍛煉體魄,減輕壓力,增強體育的能力,促進愛好及興趣的培養和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素質拓展訓練
實現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與素質拓展訓練相結合來提升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和心智素質的水平并非不無可能。素質拓展訓練與初中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二者在具體的內容實施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素質拓展訓練的開展任然離不開體育,只是在教學思想和教學形式上有所差別。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可以在教學內容上、教學形式上、教學思想上有所改變,就能夠將素質拓展訓練的基本思想引入進來。首先,在教學思想上需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需要在新的課程改革的思想影響下,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讓學生能夠感覺到自己才是整個過程的掌控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學內容。其次,在教學模式上需要拋棄原有的固定的老套的模式。整個過程分為五個部分,充分體現了學生掌控整個教學過程的思想。首先,老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在課程開始之前,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明白整個學習過程的意義和目的,并且通過相應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所有的過程老師作為一個監督者,而學生作為整個主體持續以后的全部過程,首先是對整個素質拓展內容進行體驗,全身心地投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且根據之前老師的引導,充分對整個素質拓展內容進行思考與感悟,從而使得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與個人思考,對整個素質拓展訓練的過程與意義有所收獲。最后,在動之后,老師需要組織學生們靜下來,對整個素質拓展訓練的過程、意義以及個人的失誤和團隊的協助的進行總結,在教學內容方面,則需要體育老師多下功夫,通過認真分析整個教學目標,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創建對學生鍛煉性強、教育意義高的教學活動,最終結合素質拓展訓練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真正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育教學,革除學生體育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教育主管部門要以發展素質教育為本,重視體育教育工作,能夠通過教育創新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促進體育教學不斷發展的需要。充分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多方位的素質拓展訓練,極大地開拓學生們的思維和視野,幫助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