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祚泰
摘 要:本文從重視教材研究、情境創設、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進行初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5-01
隨著初中數學新課改不斷深化,如何有效地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應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那么,如何才能激活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
一、重視課前對教材的深度研究,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說:“教師要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作為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課前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對教材作深度研究是保證課堂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例如教授《二次函數》,教師首先在備課時熟悉教材,深入掌握二次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關系重要的數學模型。教師在課前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才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經歷探索、分析和建立兩個變量之間的二次函數關系的過程,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如何用數學的方法去描述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教師透徹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才可以教會學生畫二次函數圖象,教會學生觀察函數圖象,并教會學生借助函數圖象來研究函數性質并解決相關的問題。也只有在課前對教材深度研究的基礎上,教師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可以說,課前對教材作深度研究為教師設計、組織實施教學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宋代學者朱熹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保持課堂的活躍狀態。我曾在一次公開課活動中,聽兄弟學校的一位老師教授《一元二次方程》。這位老師非常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只見在上新課之前,她這樣設計導入語:“上新課前,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欣賞一段芭蕾舞的視頻。觀看芭蕾舞,能給人帶來愉悅的享受,同學們看那優美的舞姿,那嫻熟的動作,那千般嬌姿、萬般變化,讓人覺得不單是對美的愉悅,更是對力的喝彩,生的贊嘆!同學們知道芭蕾舞之所以優美的秘密嗎?告訴同學們,這秘密就是當人體的上身高度與下身高度的比和下身高度與身高的比相等時就讓人感到非常的協調。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芭蕾舞演員為了達到這一個要求,經常要踮起腳尖跳舞的原因。我想請同學們思考的是:有一位身高為2米的選手,她的下身應該有多高才讓人覺得很美呢?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便能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在教授新課前,把學生帶到這樣一個情境中,學生得興致很高,所以很樂意走進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像這位老師一樣重視情境的創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
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促進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當前數學教學過分強調形式化、結論化,從而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然而,現代課程觀認為,數學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可以借助問題的設置將學生引進自主學習的情境中。比如教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師可以先出現以下三個練習題:①解方程 ;②作函數 的圖像;③解不等式 ,接著設置問題:在解決上述三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一元一次函數、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間的關系;并思考是否能通過觀察一次函數的圖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這樣,學生就會思考,為什么要解方程?為什么要會圖像?在這樣的疑問下,學生就會被老師設置的問題牽著去發現新的知識。教師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新知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重視學生的探究學習,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習。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新的教學理念倡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認知水平對未知的知識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刺激學生去探究、去學習。例如教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探究問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之間的聯系可以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現在我們來探究一下,能不能將現在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與二次函數聯系起來討論找到其求解方法呢?請同學們結合不等式 的求解來試一試。老師設置好探究點,接著同學們會經歷三個步驟的探究:(1)用“特殊點法”的方法作出 的圖像(2)寫出相應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3)寫出 的解法。像這樣,實施探究性學習,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重視教材研究,情境創設、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確保初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
參考文獻:
[1] 張曉波.淺析初中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3.10
[2] 趙計華.淺議初中數學合作教學的開展[J].讀寫算.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