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艷
摘 要:幼兒美術作為孩子學習美術的伊始課程,是培養孩子觀察、動手等各方面能力的關鍵。而課堂作為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如何優化課堂教育策略和手段,使之成為更加適合幼兒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教育方式,是幼兒美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關鍵詞:幼兒美術;課堂;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8-01
美術課堂教學,是在美術學科教育目的和教學大綱規范下的教師與學生“教”和“學”的統一活動,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優化美術課堂教學,需要我們教師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注重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積極的引導學生實踐、體驗,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教學見解:
一、激發幼兒繪畫興趣,優化課堂教學
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幼兒積極參與學習的前提和潛在動力。早在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美術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啟迪思想和激發情感來開啟幼兒心靈的大門,不能有任何強制。就幼兒本身而言,由于年齡小,思想意識尚未成熟,因此很多的行為都是隨著興趣而來,要想優化幼兒美術課堂教學,那么我們就應從幼兒的繪畫興趣入手,調動起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在幼兒階段的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如實的根據幼兒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對于幼兒興趣的激發,首先我們要讓幼兒對所畫的內容、形象有強烈的興趣。走進童心世界,觀察幼兒的所思所想,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欲望,讓他們的頭腦中有個鮮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來,內心產生創作的欲望。例如,在《豐收的果園》教學活動中,先組織幼兒進行水果的買賣游戲,再讓幼兒畫出喜愛的各種水果,這樣將美術活動貫穿于幼兒游戲中,寓教于樂,激發了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和作畫的愿望,課堂教學得到優化。
二、注重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優化課堂教學
觀察能力是孩子們認識周圍事物,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觀察能力強的人會發現別人看不到的內容,會從人們習以為常的情景中看出特殊的東西。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當孩子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時,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力。一般幼兒在開始繪畫時,往往被物體的某個特征所吸引,不善于注意物體的整體和觀察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幼兒營造美術環境,布置一些美術作品,讓幼兒多欣賞、多觀察,在直觀的感覺中,形成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意識,找到繪畫的興趣和靈感。例如,教幼兒畫一些大型玩具時,孩子通常只會注意自己喜歡的部分,而不去整體觀察。教師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就現有的大型玩具,讓孩子觀察幼兒園的各種玩具的形狀、顏色等等,先從整體去看,孩子們會發現玩具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梯形等,許多圖形組合在一起。然后,教師引導幼兒深入細致地觀察自己喜歡的部分,最后在進行繪畫。此外,為提高幼兒觀察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平時有目的進行訓練。如結合幼兒喜愛的電視節目如動物世界、動畫故事等,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觀看這些節目,記下感受最深的東西,從中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提高觀察能力。這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引導孩子觀察,在有效培養孩子觀察能力,提高繪畫能力的同時,也優化了課堂教學,教學落在實處。
三、注重引導幼兒自主繪畫,優化課堂教學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就是動手的重要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和創造能力。”因此,在幼兒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激發幼兒繪畫興趣,使之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的同時,我們教師還應積極的給幼兒表現和創造的機會,引導學生動手繪畫。而動手繪畫是建立在一定物質基礎之上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美術工具材料、非美術工具材料以及經過處理的無毒、無害的廢舊物品、自然物等均可作為幼兒造型的材料。可以利用的美術工具材料如:圖畫紙、色卡紙、臘光紙、砂紙、橡皮泥等, 非美術工具材料如:石子、包裝箱、廢紙盒、繩子、棉花等。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合理的運用各種資源,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繪畫訓練,讓幼兒體驗不同的美術快感,培養幼兒的繪畫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要抓住各種契機,經常性地組織幼兒參加各級各類繪畫比賽、評比和展示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不斷成長,增強自信,讓他們為學畫而感到自豪。這樣,通過有效的訓練,在培養了孩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的同時,也到達了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四、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課外活動展是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是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一片自由的空間。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他主張讓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學習,獲取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我們教師還應積極的開展課外活動,積極的引導孩子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之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總結:幼兒美術教學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的總結教法,不斷研究孩子和教材,不斷探究教學途徑,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袁貴仁.幼兒美術教育.中國教師新百科――幼兒教育卷.
[2] 楊景芝.兒童繪畫心理與教育[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