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在富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關心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加強對教學資源的認識和研究是極其迫切的任務,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02-01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關心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加強對教學資源的認識和研究是極其迫切的任務,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有效整合小學科學教學資源呢?本人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教學資源要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因此,教學資源的優化要首先考慮學生,要以學生為主體。
1、教程資源要適合學生
教學資源要遵循學生認識規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強學科聯系,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把三到六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目標分別確定為“感知科學”、“走進科學”、“探索科學”。教學資源可以分別培養學生“觀察與提問”“猜想與假設”“計劃與組織”“事實與證據”“模型與解釋”等幾個方面著手。讓學生在“做中學”活動中面對自然和科學現象,通過動手動腦學習基礎的科學知識,在學習中不斷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堂既是老師生命力所在地,也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對于每一位科學教師來說,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樸素的課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學,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必須思考的常思常新的問題。例如在空氣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并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空氣作為物質的一般屬性。并設計了有關認識空氣的特殊性質的探究活動,最后則引導學生探討空氣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3、課程資源要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資源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教師可以用各種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結合科學學科的特點,開展各類興趣小組活動,以點帶面。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常規科技活動,把好的想法轉化為科學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在中高年級學生中結合科學課后的自由研究,開展科學小課題研究活動,指導學生做好觀察、實驗的記錄,并撰寫好課題報告;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多看看科普知識,開展科學知識小競賽,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同時,教學資源的選擇要弘揚正能量。
二、優化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開展校本教研,學科間的交流,網絡教研等活動,通過學習交流,增強大家的集體意識,群策群力,探索最優化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實效。可以說,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多媒體網絡,實現高效課堂
在現代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外部視角,采用圖片、錄象、錄音、投影、幻燈、電視、電腦、等多種教學媒體相結合,可以把抽象的靜止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動態的直觀的感性材料,變難為易,讓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更直觀、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給學生提供思維的素材,建立表象并引導啟發學生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推理,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讓教學難點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同時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大了知識領域,激活了小學科學課教學,實現高效課堂。當然,網絡資源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促進教師科學素養的提升,為實現高效課堂打下堅實基礎。
2、實驗探究,提升科學素養
對于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都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我校實驗器材經過上學期的補充,現在已較為完備,但由于學校場地的限制,只有一個實驗室,很多時候學生科學實驗都會與其他班發生沖突,這些都給我們科學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難度。不過,學校和我們組的老師都積極的通過各種途徑解決。
3、學科整合,實現教學高效
課程整合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的知識,靈活的融合在一堂課中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綜合性要求,這種要求強調把知識作為整體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習觀念和綜合實踐能力。小學科學教學是培養新一代科學工作者的奠基石,更應該與其它學科整合,從而培養學生知識整體意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意識及能力。例如“植物的生長變化”與中學的生物課程聯系密切;“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與物理學科聯系密切。有條件的話,可以先向相關教師請教,然后再設計教學,這樣能使得我們小學科學教師的課堂語言更加嚴謹、科學。
總之,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難以取得實際的教育成果。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就是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合理開發和利用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為課程改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