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華
摘 要:課改不是第一次,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改的深度和持續性卻是令人尷尬的,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的實踐經驗,提出利用微課有效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與效果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教師;學生;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19-01
課改不是第一次,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改的深度和持續性卻是令人尷尬的,這就好像是一個人在轉了很大的一個圈后又回到了原點一樣。就拿本次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改革推行的近幾年的情況來說,所有普通高中學校均存在這樣的現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僅僅是圍繞著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而進行,其它有關學生信息素養、創新能力等的一切培養基本處于被忽略狀態。通過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高中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學業考試科目,教學的針對性不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比較弱,教學的效率及效果比較低。隨著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運用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與效果。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首先微課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又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所學知識點,從而增強學習效果。其次,微課的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對視頻的注意力遠高于對文字的注意力。同一個內容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往往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學生更喜歡觀看視頻中的演示過程。而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平均時間在一般在10分鐘,微課的課程時長剛好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長之內,所以說微課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再次,微課內容比較其有針對性,圍繞的都是特定的知識點,學生在看完后,可以清楚地了解和加深理解課堂講授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正遷移,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從教師的角度上來說,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其運用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可以革新自己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這也是自己教學及科研能力提高的一種重要表現。同時,教師在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方面,將更其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微課研究來看,微課不僅課例簡單,而且學習內容與目標單一,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學習和研究時間。教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放松身心,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另外,教師從微課中可以受到啟發,從而完善自己已有的課堂教學資料:可以將一些典型的微課資源照搬或者遷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豐富自己教學的內容,改進教學的方法及手段,從而迅速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增加學術及人格魅力,促進專業成長。
總之,利用好“微課”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及科研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及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從而能夠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國輝.《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淺析》.《信息化教學》.2013.31.094.
[2]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2版).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