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舉足輕重,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受到高度重視,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效率成為了現階段廣大初中教師不斷研究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89-01
實驗是生物學科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等綜合素養的關鍵所在,英國科學家波義耳曾說過:“沒有實驗,任何新東西將無法深知。”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實驗的重要性。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該如何搞好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呢?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淺見。
一、注重學生實驗興趣的激發,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心理表現,是一個人獲得知識、開闊視野、努力學習的一種強有力的內部驅動力。早在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通過趣味性去帶動學生學習的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快樂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其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充分的從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出發,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飼養和觀察蚯蚓的實驗,學生在實驗中觀察,看到蚯蚓的前端有個像指環一樣的結構,學生不知道這是什么結構,有什么作用,這時我就向學生說明是環帶,環帶與蚯蚓的生殖有關,又稱其為生殖帶。當學生觸摸到蚯蚓的腹面很粗糙和體壁有黏液時,覺得奇怪。接著我問:它的腹面粗糙對它有什么作用?它體壁的黏液干了對蚯蚓有什么影響?學生不知道原因,陷入了思考中。這樣,通過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在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它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并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是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重要階段。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觀察伴隨各個實驗環節,對實驗的成敗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觀察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學中,首先,我們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觀察條件,如標本、模型、掛圖等,特別是活生生的實物,以此加強直觀教學,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不知不覺地形成觀察能力。其次,我們教師還應教給學生觀察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例如:①先整體觀察后局部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②對比觀察。是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③重復觀察。只有這樣,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事物本質,才能更好地開展實驗,提高教學效率。
三、加強演示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生物實驗,無外乎就是幾種開展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于教師的演示實驗來說,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抽象要領的理解,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在開展演示實驗時,首先,我們教師應做到精心的準備,應如實按照課本的實驗要求,認真演練,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其次,教師的演示實驗必須目的明確、能說明問題。不僅教師要明確演示目的,而且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目的,并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達到實驗目的,充分發揮演示教學的作用。再次,在演示過程中,我們研究和摸索學生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演示實驗必須現象明顯、可見度高,讓課堂所有的學生都能看得清楚。最后,教師所使用的實驗裝置還要體現簡單、準確可靠,要盡可能的去排斥外在因素的影響,確保實驗安全和成功。只有這樣,加強演示實驗教學,充分發揮演示的作用,我們的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
四、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生物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生物實驗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它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課堂教學及其他教學形式無法代替的功能。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往往都是教師教,學生做,教師先講清了每個實驗的內容、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驗目的和全過程,然后讓學生按教師要求完成實驗,這種教法一成不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長久學習。課程改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搞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我們還應敢于放手,積極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合作實驗,使其充分經歷問題的發現、問題的思考、問題的探究、問題的解決、新問題的提出等全過程,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不斷提高。
總結: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其開展方式多種,方法多樣,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的探究總結,不斷的研究創新教學方法,不斷的去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劉艷紅.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目標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
[2]楊寶群.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