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琴
摘 要: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許多概念和原理的得出來源于嚴謹的科學實驗,生物實驗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教學;實驗;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09-02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許多概念和原理的得出來源于嚴謹的科學實驗,由此可見,實驗在整個生物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及地分析和理解一些生物現象的能力。開展生物實驗教學,還可以改變過于強調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把他們培養成能繼續學習,能更新知識技能的人。
科學合理的生物實驗有利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學生實驗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直觀性,它將學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首先獲得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經過積極的思考,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有關的知識。科學合理的生物實驗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科學合理的生物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科學的實驗方法。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生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生物學科學實驗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在實驗中發現一些好的改進措施,幫助學生培養科學的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科學合理的生物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關鍵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力和注意力,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煅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還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團隊精神。所以實驗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關鍵。
然而,由于受所謂“副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老師和學生對生物這門課程的輕視,很多初中生物實驗實驗不能做,主客觀原因皆有,如:學校實驗室客觀條件的限制,主要實驗儀器配備不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無法進行實驗,我們知道生物的生長是有一定規律的,譬如季節性、地域性等,這樣導致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實驗材料難以準備。又或是實驗比較復雜,教師嫌麻煩。有些實驗現象不明顯,老師索性選擇放棄實驗。每當老師宣告生物實驗不做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甚至有同學唉聲嘆氣。面對此情此景,教師又做何感想呢?我們的學生打心眼里喜歡做生物實驗,不管學生想做實驗的真實動機是什么,幾次實驗的泡湯能不撲滅有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好奇心,他們往往會對大自然中的許多生物現象、生物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基本上都比較喜歡生物這門有趣的學科,尤其是各種各樣的生物實驗更容易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濃厚的興趣。那么,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不容回避的重要問題。
我們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及方向。如在學習光合作用時,我首先放映了中央電視臺致富經欄目中的畫面,山西的果農為了提高水果的經濟價值,在蘋果上留下了“福”“壽”等吉祥字樣和一些精美的圖案,這不僅提高了蘋果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也激發了消費者和游客的購買欲望,滿足其心里需求,銷售極好。此時,我及時的提問:這些字和和圖案是怎么“跑”到蘋果上面去的呢?正如宋代張陸所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學生強烈的釋疑解惑的欲望是他們積極思考的潛在動力,由存在疑問到解釋疑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進行認真思考、深入探究、綜合分析、嚴謹推理,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新知識的過程。
另一方面,生物實驗必須嚴謹、細致。在這個有關光合作用的實驗之前,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同時實驗中的細節講解: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房間一天一夜,在不透明的黑紙片上剪下“福”“壽”“喜”等字樣備用,然后在植株上選擇面積大于底片火字樣平整旅游一片,將底片或字樣放于其正面,用透明膠帶固定,同時在葉片的下面也用同樣大小的黑紙遮蓋,用透明膠帶固定,在將植株移至陽光(燈光)下照射5小時,然后除去底片和遮蓋物,將這個葉片放進裝有酒精的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里,當葉片逐漸變成黃白色的時候,取出葉片,用清水沖洗干凈,滴上一至兩滴碘酒,稍等1-2分鐘,用清水沖去碘酒,便得到一張藍白相間的樹葉印像片。
總之,足夠的資料,密切聯系生活中的生物現象,讓生硬的生物知識融入到學生現實的生物現象中,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各種生物問題和現象,獲得應用知識的成就感,體會到知識的價值,體會到生物學的樂趣。學生通過做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可以體會到生物學的無窮魅力,可以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這樣會充分誘發學生主動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和提高他們應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會讓他們掌握生物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另外,生物實驗的釋疑環節也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人認為,教師釋疑時要力求講“全面、透徹、詳細”,使學生心知肚明。我以為這對學生學習是無益的。一位優秀的教師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會學,讓學生自己去知識的海洋邀游。真所謂“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見魚鱉.其尤深者觀蛟龍”。釋疑的過程要結合教學的雙方實際,而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長期堅持這樣的以興趣激發疑問,再巧妙地解釋疑問的教學方式和訓練,一定會強化和提高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
當然要想順利的打開生物科學之門,對于學生在實驗中的引導和管理上要多多用心,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可多關注以下幾方面:1.有序開展,注意安全。2.關愛學生,端正態度。在教學中,多鼓勵,少批評,教師要精心設置情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給學生留下積極思維的空間和余地 ,允許他們有任何意義上的標新立異,不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和思考的獨立性。讓他們感到學習的樂趣,主動去學習。3.小組人員的數量和搭配合理性。4.精心準備,嚴格設計。在設計實驗時,要注意不斷地改進實驗儀器、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細心指導,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操作方法。
總之,充分地利用生物實驗有效地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