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筑清
摘 要:本文主要以現狀與論題探討作為出發點,分析了初中階段寫人記事同步片斷作文設計依據以及相關例文解析,并探討了同步片斷作文設計,以期為提高初中學生寫人記事現代文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人記事;現代文寫作;框架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73-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老師開始通過激發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并通過實踐生活與教材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習作素材,以此達到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的目的。但是寫作類型又分為許多種,其中寫人記事現代文類型的寫作,卻是許多初中學生都難以寫出較高水平的作為類型。因此初中語文老師在這方面的寫作訓練需要構建出科學合理的訓練框架,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現狀與論題探討
就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體系而言,有關于寫人記事的現代文文章大于占據教材體系的40%。初中階段的語文寫作訓練過程中,寫人記事不僅是教師展開寫作指導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有效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擴展后能力的關鍵因素。教師如果能夠有效運用教材中有關于寫人記事的范本,并根據范本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教學方案和寫作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現代文寫作訓練和閱讀教學,是有效提高學生創作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目標解析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初中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和要求比較籠統,不夠細分。根據相關調查報告研究表明,初中每個階段的寫作教學目標和寫作教學思路都不夠明確。一旦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沒有詳細化和明確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進行指導,學生聽起來也是一頭霧水。比如對初中人教版語文寫人記事教材安排和寫作訓練目標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可以得知:七年級語文寫人記事寫作訓練總目標是對寫人基本技巧的訓練。訓練目標工作主要是圍繞人物和事物描寫而展開。就人物寫作訓練內容而言,主要包括人物外貌、人物動作、人物語言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人物心理活動和和神態基本技巧訓練、綜合性描述人物性格特征和語言神態寫人訓練等;就事物描述寫作內容主要包括其:一件事情或者多件事情的寫作訓練、事物描述與人物特征相結合的描述、在記敘事情的同時加入景物描述的寫作訓練、在描述事情的同時加入人物或者一兩件事情充當線索的寫作訓練、插敘記事寫作訓練方法、倒敘記事寫作訓練方法、敘事寫作與抒情寫作向結合的寫作訓練。就八年級現代文寫作總目標而言,主要是以寫人記事綜合技巧訓練為主。訓練目標工作主要是圍繞景物、人物或者事情而展開。其訓練目標內容主要包括場面寫作訓練、主旨提升寫作訓練、凸顯個性的人物寫作訓練、以小見大的敘事寫作訓練、寫物喻人的寫作訓練、正面描述和側面描述的寫作訓練等。就九年級現代文寫作總目標而言,主要是以寫人記事升格訓練為主。其訓練目標內容主要包括:在原來基礎寫作上面加以各種修飾手法和語言表達技巧、寫人記事與故事敘事文相結合的訓練、站在細節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采用欲揚先抑手法凸顯文章內涵等方面的訓練。從初中語文人教版不同年級的教材結構安排來看,七年級是基礎寫作訓練,八年級和九年級是升級版的寫作訓練。采用這種結構安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學習中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感知文章內涵的理解能力。
三、片斷作文設計解析
如何使人記事作文訓練與現代文閱讀教學同步是初中語文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教師之間探討的熱門話題。比如就初中人教版七年級教材為例,分教材結構所選的寫人記事文章寫作技巧和相關特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寫作技巧與寫作目標進行有機結合,并根據文章內容設計同步片斷作文。
比如教師在講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談談這篇文章的類型和故事大概,再設計片斷作文主題。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寫人記事范本,無論是作者在描述人物形象特點方面還是在對事物進展的描述方面,在片斷作文主題設計方面都可以對其進行借鑒。就人物性格描述而言,其寫作亮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人物動作描述相當到位,且給讀者留下深刻影響。例如這些語句的細節描寫:“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等。第二,卒章顯志。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不僅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還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全文的中心主旨內容,也是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內心話。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人記事現代文教學與訓練時,應該結合七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和教材總目標要求制定科學化和詳細化的教學方案,并對文章中有關于描寫人物動作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內容具體分析,可以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同步作文訓練目標設定為學習人物的動作描寫。最后根據文章設計同步片斷作文題目:描寫當你蹦極前的準備動作。
四、片斷作文設計
根據對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寫人記事典型文章的量化分析結構表明:七年級上冊的寫人記事典型篇目中,以描寫為訓練目標的作品總共有9篇,占據比例為100%;七年級下冊的寫人記事典型篇目中,以描寫為訓練目標的作品總共有11篇,占據比例為100%。由此可見,課文內容與寫作訓練是同步的。在實際寫作訓練過程中,課文閱讀篇目和寫作主題的確定是相掛鉤的。教師主要將寫作素材與課文內容進行有效銜接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寫作素材問題。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寫作訓練目標要求設計片段作文主題,幫助學生在不同主題情境中找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在不同學期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與教學任務,并對有些基礎性寫作較差的學生進行額外訓練,從而在提升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技巧分析力度,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金山.中職作文訓練要循序而行[J]教育教學論壇,2011
[2] 朱于國.中學語文教材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從第六套全國通用中學語文教材(試用本)的編寫談起[J]課程·教材·教法,2011
[3] 鄭禮平.構建中職作文教學的三維體系[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