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莉
摘 要: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氣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善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樹立學生具有創造力的個性品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85-01
長期以來,數學教學過于強調對數學概念、法則、性質、公式的灌輸與記憶,忽視了對這些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和應用過程的揭示和探究。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已有不少教師認識到數學教學的本質應是“數學思維活動過程”的教學。因而在現代數學教學中,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樹立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是擺在每一個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值得很好的進行研究。
一、釋放自由空間,鼓勵主動參與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基礎、課堂環境的主導者,首先需要學習的是調整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性格和需求,做到為學生服務而不是作為主人操控學生,盡量多聽從學生的合理建議,進行教育而不是壓制,盡可能為學生釋放自由思考的空間,盡量多為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機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作為一個觀察者而不是決策者,要多制造雙方平等交流的機會,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減少學生對教師的恐懼感,讓學生的思維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由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還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一堂課如果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眼球,那么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數學本來是一種十分枯燥的課程,但是如果有了“興趣”這片肥沃的土壤,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思維更加活躍,各種奇思妙想便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二、引導學生參與,探索教學規律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為了誘導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常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新知識,發現新規律。這對學生加深理解舊知識,掌握新知識、培養學習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例如,教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征”時,課始,我就很神秘地請學生考老師,讓學生隨意說出一些分數,如1/2、5/6、7/25、7/15……我很快判斷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數,并讓兩個學生用計算器當場驗證 ,結果全對。正當學生又高興又驚奇時,我說:“這不是老師的本領特別大,而是老師掌握了其中的規律,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呢?”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從而創設了展開教學的最佳情境。我緊接著問: “這個規律是存在于分數的分子中呢?還是存在于分數的分母中?”當學生觀察到 7/25與7/15,分子相同, 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數,而7/15卻不能時,學生首先發現規律存在于分母中。 我追問:“能化成有限小數的 分數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學生興趣盎然地議論開了:有的同學說分母是合數的分數,但 7/15不能化成有 限小數,而1/2卻又能化成有限小數;有的同學又說分母應是偶數的分數,但 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數,7/25 卻可以化成有限小數……這時,我不再讓學生爭論了,而是啟發學生試著把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從而發現了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征。正當學生頗有大功告成之態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指出8/24與6/24,為什么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數卻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學生的認識又激起了新的沖突,從而再次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自己發現了必須是“一個最簡分數”這一重要前提條件。學生在知識內在魅力的激發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認知沖突,主動地投入到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中,嘗到了自己探索數學規律的樂趣。
三、加強思維訓練,培養創新能力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身的創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學生,打破那些條條框框,著眼于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以培養其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完工程問題之合作問題以后,教師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練習基礎上,靈活地設計一組一題多問的練習以激起學生獨立解題的強烈愿望。
一項工程,甲獨做需要12天完成,乙獨做需要15天完成,丙獨做需要10天完成。
1、甲、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2、甲、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3、乙、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就上述條件再提出一些問題:
4、甲、乙、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5、甲、乙合作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6、如果先由甲獨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還需幾天才能完成任務?
……
這樣通過生生互動,以自問自答、我問你答、你問我答的多種形式進行學習,以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與此同時,通過一題多問的形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延展了合作問題這一知識點的輻射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敢于挑戰權威,培養個性品質
創造力除了與智力密切相關外,也與學生的個性品質密切相關。研究發現,創造力與智力之間有中等程度的相關,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創造力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說明絕大多數人都具有創造力發展的潛質。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及意志力。對于學生具有創造性的思想和行為,即使有錯誤,也要加以鼓勵和引導。要鼓勵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向老師挑戰,敢于標新立異、逾越常規,敢于言別人所未言、別人所未做的事。尤其要培養學生具備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持之以恒的去解決疑難問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因此,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質疑,以及在思考過程中突發的奇想,教師應注意加以保護,不要輕易的加以扼殺。注意在提問、講授、練習等各個環節中,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耐心的幫助和引導,才有可能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氣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善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樹立學生具有創造力的個性品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