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民
摘 要:小學數學中,學生主要學習基本的數學運算方式、數學問題的思考方式以及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樹立積極主動探索數學問題的意識,讓學生能夠解決能力范圍內的數學問題等。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主要在于課堂學習,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成果的多寡。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是保證學生學好數學,數學能力得以增長的重要方面。通過對教師自身,課堂中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指導學生三個方面的論述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問題等探索習慣。
關鍵詞:講解能力;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的學習在學生現在以及未來的學習、工作中,起到一種學習工具的作用,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數學課堂實效性的高低直接決定數學課堂中課容量的大小,也同時決定了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以及知識轉化量的程度。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能夠提高教師的講課效率,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數學課上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參與度。
一、提高教師自身講解能力
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教師的課堂授課來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研究數學問題,通過學生和教師的積極互動來最終解決問題,并得出數學學習理論方面的結論。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但是教師的自身知識水平高低、授課能力大小等也是影響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基礎決定因素。
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首先,需要教師在授課之余不斷進修、不斷學習。教師需要在講課語言、講課方式,如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如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其他教師講課內容、講課體系中的優點等方面不斷學習、不斷進修。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給學生授課,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相長”。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小學生,創造力、想象力、思維發散能力極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習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法等來完善自己的教學。即,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不斷從學生那里學習學生的思維方式,找出學生思維方式中更加快捷的解題方法及探索問題的模式等,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
二、用創新的教學模式來設計課堂教學
在教師提高了自身知識能力、講課水平后,還需要通過合適、高效的教學模式來設計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度,幫助學生有效參與到探索學習和談論學習中來,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占有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能力。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離不開創新、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打造創新、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以學生的特點為基礎,以新課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為準則,合理選擇不同的輔助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例如,在小學一年級中,學生對數學的了解幾乎是零,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引導、問題探索式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運算,并通過將數學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逐漸認識、了解、接受、喜歡數學學習。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指導學生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這些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決定了教師在面對不同學生時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根據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制訂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指導學生,不要搞“一刀切”。例如,在教導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時,教師可以制訂難度較高的教學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能力;在引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時,就可以選擇較為基礎的教學內容,耐心指導、積極鼓勵,逐步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亟須教師在提高自己知識水平、教學能力的基礎上,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基礎,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創新型、智慧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玲珠.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6).
[2]李金亭.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J].學周刊,2015.
[3]熊世濤.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59-6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