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召弟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理解問題的能力等。為了實現課改的語文教學,使學生養成極高的語文素養,教師要在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實效性;課前預習;學習興趣;信息技術
新課改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讓語文教學更精彩。“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而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習、探究的效果。實效性是否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以及自身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性,根據自己的經驗談談一些看法。
一、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學課文方法,充分做好課前預習
預習,是上課前重要的準備工作,它是學生接受新課知識、學習的第一步,對于新課知識的學習,原則上說只是起到一個“探路”的作用,使學生大致了解課文的整體框架,真正掌握新知識的后續學習活動。如果預習做好了,學生掌握新課的知識就會變得容易些,而且有自己一些獨特的看法,不再局限于只領會教師的講授。
從教多年來,發現現在的學生沒有自己先預習課文的習慣,主要就是靠老師一節課的講解來學習新授中的內容。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使學生養成預習課文的好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合理地教給學生如何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課前自學習慣。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課文中個別字的讀音、句段的停頓等。教師要讓學生把預習前不懂的地方、有迷惑不解的問題用筆圈起來待教師講解時自己就能明白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存在,這樣就能自然地解決自己學習中的不解之處。
當今社會更需要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課前預習,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在課前,成功的預習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而預習效果如何又直接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預習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謀求一條思考探索的道路,也就是共同設計預習提綱,讓學生按照預習提綱學習相關知識,發現疑難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習。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而且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天生愛玩,對一些事物充滿好奇,而過去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僅沒有讓學生的天性得到釋放,反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創新,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如今,為了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靈活巧用創設各種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如,在學習《觀潮》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出示一幅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海潮的變化,學生說出了潮水在上漲,氣勢宏偉。教師給這位學生豎起了大拇指說:“回答得很好‘你真棒”。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教師通過這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順理成章地參與到了今天的學習中來。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已是大勢所趨。從教學實踐來看,課件教學的使用既直觀、省時,又具體、生動,因此,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究其原因,是多媒體改變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融入語文教學中來,使基礎教育向著現代化的手段邁進。因此,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力、創新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的不斷發展對素質教育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在教學《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時,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要求會唱這首歌的學生跟著一起唱,并且給學生也看了相關圖片,接著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問了學生一些問題:你們除了了解以上的一些內容,還知道有關哪些民族的服飾和風俗習慣?幾位學生簡要地介紹了有關自己了解的一些情況。這樣,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讓學生投入新課的學習中。
四、加強小組的合作學習,強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合作學習如一縷春風吹進了課堂,教師都想抓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合作”這一亮點,使課堂充滿生機,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并有所創新。在實際的教學中,強化教學的實效性應該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我認為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課程改革的實行,而強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長期培養學生的合作品質。(2)小組的組合與成員的分工。(3)把握合作時機,拓寬合作內容。(4)有效的學習評價。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實踐、反思、總結,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努力解決,為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李菊香.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之淺談[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
作者簡介:劉召第,女,漢族,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四小學語文教師,1982年7月出生,學歷:本科,職稱:小學高級,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