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霞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1300)
?
新常態下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杜宇霞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13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外貿易發展狀況在發生變化。廣東省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在全國對外貿易及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分析新常態下廣東省對外貿易占全國比重、增長速度以及發展結構等情況,提出廣東省應抓住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等對外貿易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常態;對外貿易;廣東省
“新常態”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的總裁埃里安于2010年提出,原意是指世界經濟發展速度不能再回到經濟及金融危機發生前相對穩定的“正常”狀態。自2010年以來,我國GDP增速持續下滑,2014年增速為7%,是23年來的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提出“新常態”的概念,即指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中高速發展狀態,而非以往的高速發展狀態。
一、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狀況
按照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用支出法計算GDP,即GDP=C+I+G+NX(對外貿易作為GDP增長的支柱之一,其他兩大支柱分別為消費C和投資I)。結果表明,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增速無論在出口還是進口方面都出現明顯的下滑。其中,進出口總額增速由2005年的23.16%下降到2014年的3.46%;出口總額增速由2005年的28.42%下降到2014年的6.05%;進口總額增速由2005年的17.59%下降到2014年的0.53%。我國對外貿易增速明顯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對外貿易基數過大,增速放緩在所難免。但增速下滑幅度如此之大,則主要是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在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方面,已經呈現“新常態”(見表1)。
表1 2005—201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額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二、新常態下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一)廣東省對外貿易占全國比重
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全國前列,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和發展最快的省份。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05年起,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國的比重較高,2005年達30%以上。雖然近年來出現下滑趨勢,到2014年此比重降為25%,但全國各省區市中仍然名列前茅(見表2)。
(二)廣東省對外貿易增速呈下降趨勢
2005年,廣東省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9.83%,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32%,進口總額同比增長14.65%。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東省對外貿易額呈負增長趨勢。2014年,廣東省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36%,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55%,進口總額同比下降5.43%,出現負增長。廣東省對外貿易額增速總體呈下降趨勢(見表3)。
表2 2005—2014年廣東省進出口總額在全國所占比重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表3 2005—2014年廣東省對外貿易增長速度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三)廣東省對外貿易方式
從廣東省對外貿易結構來看,在出口方面,一般貿易占全部出口貿易的比重呈上升趨勢,由2005年的22.39%增長到2014年的38.68%,一般出口貿易有較大增長;加工貿易由2005年占比73.51%下降至2014年的49.61%。在進口方面,一般貿易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25.55%上升至2014年的38.51%,而加工貿易占比則由2005年的61.67%下降至2014年的46.38%(見表4)。
表4 2005—2014年廣東省對外貿易方式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綜上可知,廣東省對外貿易占全國比重出現下滑態勢,對外貿易總體增速也呈下滑趨勢。無論從出口還是進口來看,一般貿易比重增加,加工貿易比重下降。這與全國經濟及對外貿易增長趨勢一致,呈現“新常態”。
三、新常態下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策略
(一)抓住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廣東省應抓住當前我國正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
的機遇,積極參與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經濟發展及對外貿易的優勢積累上,廣東省在“海上絲綢之路”中都處于關鍵地位。因此,廣東省應積極響應和參與我國“一帶一路”建設規劃,以帶動廣東省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2015年3月,廣東省新增三個自貿區試點,即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新試點自貿區的設立秉承“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原則,為廣東省對外貿易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為居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步伐
目前,我國工業技術水平較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長期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受到資源枯竭、人口老齡化等條件的制約,同時其他國家的環境標準在進一步提升,我國產品出口頻繁遭遇國外的技術貿易壁壘。一方面,長期的粗放型發展不利于國內民生及經濟長久發展,另一方面對產品出口競爭力也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在新常態下,廣東省迫切需要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創新,扶持戰略性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貿易,不斷優化貿易結構。
[參考文獻]
[1]呂佳.2014人本中國秋季論壇:新常態、新管理[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18).
(責任編輯:喬虹梁宏偉)
中圖分類號:F7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3-0031-03
[作者簡介]杜宇霞(1989-),女,漢族,湖南澧縣人,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