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華

摘 要:培智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是為生活而教,最終目的是能讓學生適應生活,融入生活,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場景模擬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自己的生活實踐能力,適應生活。
關鍵詞:場景模擬;培智數學;個性;生活
一、概念闡述
培智教學活動是在知識與情感共同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約的條件下得以完成的,而情感作為關鍵的主線之一,在培智數學教學活動中尤其重要。所謂場景模擬是根據課程要求,通過模擬創設一個社會場景或生活場景,讓學生參與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產生角色情感,利用已有的認知和生活經驗在具體的場景活動中使學生體驗生活、融入生活進行實踐操作。
二、問題提出
1.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脫節
嚴謹的數學知識,培智學生無法掌握,教學評價方式、課堂結構比較單一,阻礙著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帶著一個班級的學生融入生活實踐中,教師有點力不從心。
2.重視共性,忽視個性
現在各學校基本都是采用班級授課制,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培智教育來說,重視了學生語言智能和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而忽略了其他非智力的培養。學生存在差異,在不同方面體現出不一樣的優勢和劣勢,這對于學生的技能發展是一種不小的缺失。
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決定教育,教育必須適用于生活。”智障兒童因其智力上的缺陷,導致生活技能相對較差,因此如何使他們通過學習形成一定的生活技能顯得更為重要。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給予他們后天的“知識醫治”,教會他們知識,培養他們技能。
三、場景模擬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我在教學中大膽地進行了場景模擬實踐,讓他們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學習知識,掌握需要的技能,發展生活能力。現就淺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充分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學生為本
以學生為本的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學生。在學業測評場景模擬中,本班75%的學生是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他們的教育目標就是讓他們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往的期末測試是圍繞學期的教學內容出考試題進行書面考試,測評方式太單一了,不能全面地進行學業評估。所以,在數學的期末學業測評中,除了根據學生的能力程度設計簡單考題的書面測試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測評,根據能力不同設定不同目標。
知識理論在學生頭腦中的記憶軌跡是短暫的,結合生活的實例操作既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感受學習中的快樂,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2.角色游戲激發興趣,感悟生活
角色游戲讓智障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促進智障學生智力和生活適應能力的發展。如,認識了人民幣以后,在課堂上設計角色游戲活動“買菜”,老師是賣菜者,學生為買菜的人。在購買中,教師利用蔬菜圖片層層導入、設計,把學生引入生活情境中,在玩中認識各種蔬菜,了解交流方式,促進買賣技能發展,在玩中學習怎樣與人交往,提高智障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
3.聯系生活,創設情境,進行場景模擬
培智數學的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找準每一節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可以讓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親切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分辨大小這一課,教師先提問引導讓學生注意自己的穿著。接著,說說自己的衣著,然后和老師比較衣服的大小,比較身材胖瘦。比較完后讓學生嘗試進入班級的服裝店購買衣服,經過試穿說出誰的衣服大,誰的衣服少。鞋子的大小也用此方法進行辨別。這種模擬教學的實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讓所有學生都切身體驗、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就會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環境中,有效地刺激他們的思考興趣,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4.加強直觀,創設情境,做場景中的主人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材料,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源泉,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依據。我們在使用教材教學時,要避免死搬硬套,必須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源于學生的生活,源于學生好奇的事,讓他們親身感悟數學知識,讓教材走近智障學生,讓教材向學生開放。如,認識圖形時,我利用這些學生關注“吃”這一活動,啟發學生動腦筋讓面包“變魔術”,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這樣一來,智障學生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同時也能鞏固他們對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動腦筋的好習慣。
要想提高智障學生的生活技能,就應該著眼于現實情境,采用場景模擬的方法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應每一個孩子學習和生活的需要,使學生能夠真正學會生活的技能,融入社會,真正實現回歸生活、以生為本,讓培智數學插上快樂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吳春艷.論培智學校教學生活化[J].中國特殊教育,2012(3):28-32.
[2]王紅霞.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2(3):37-40.
[3]吳春艷.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現狀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3(2):31-35,50.
[4]鄧猛,景時,李芳.關于培智學校課程改革的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14(12):28-33.
[5]王桂香.大齡智障學生教育訓練實踐模式探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5(1):21-2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