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飛
摘 要:校訓是一所學校的精神文化核心,是告訴社會這所學校希望培養什么樣的人。校訓的作用是巨大的,清華大學以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北師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更是提出了作為教師的行為準則。學校德育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其主要內容應以校訓為核心進行延伸。
關鍵詞:校訓;德育工作;陽光;和善
在全社會普遍重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的大氛圍下,學校作為專職教育單位,“把德育教育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們的共識。為了推動“課課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這一教育理念,豐富德育形式,擴充德育內容,為學校德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時代內涵。而校訓作為學校的精神文化核心,它既是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直接反映,又是辦學目標、辦學方向的具體體現,更是辦學性質、辦學特色的鮮明概括,是學校校風、教風、學風的集中表現。因此,理應在學校德育工作建設中起到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校訓在學校的德育體系中,應該形成以校訓為核心,以校風、教風、學風為支撐,以辦學特色中的對教師要求、對學生要求、對管理要求、對環境要求以及育人目標、辦學目標為主要內容,來構建系統的德育工作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校訓是占據主導地位的。
本校的校訓就從“陽光、和善、睿智、慎微”四個方面明確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向及內涵。
“陽光”,它代表學校的“陽光教育”理念,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模式,它要求廣大師生心中有陽光,用陽光之心養育陽光之人。這是一種全面、由內至外的育人理念,并融入了德育中的心理教育、德、智、體、美、勞等方方面面,為師生行為提供了一種準則,即充滿陽光的正能量。同時,它旨在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樂觀大度的人文情懷。學生留下的則是一個既充滿陽光又有雨露滋潤的快樂童年,為學生形成終身發展、幸福成長的良好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和善”是指師生人品修養以及與人相處的方式。“和”是一種心境,心平氣和;“善”是一種待人態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與人向善”的內容。“和善”就是指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無論干群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要加強團結,培養和塑造“和而不同”君子之風與待人的態度。
“睿智”是一種育人目標,它倡導:一是師生明理,辦明智事,學做聰明人。二是強調學習。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充實自己,時刻把學習作為基本的生活、生存方式,作為厚實底蘊、自主發展的第一需要,主動學習、終身學習。把鞏固舊知、獲取新知、挖掘未知作為人生最大的樂趣。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來不斷積淀自己的文化底蘊,努力使自主學習轉化成最成功的自我教育,進而不斷擴大教育教學成果。
“慎微”是對師生行動的要求,陽光心態、和善待人、睿智做人、篤行于微。它倡導:一是要做到慎重、慎言、慎行、慎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腳踏實地,吾日三省吾身,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升自身品位;二是強調注重細節。于細微之處見行動、見精神。在好的方面見微知著,不因善小而不為;在不好的方面防微杜漸,不因惡小而為之。
總之,校訓是彰顯學校精神的主題詞,是學校德育的一種深層、具體體現。它具有美德情感激發功能、情感內化功能及意志強化功能,能啟迪學生領悟人生真諦,激勵人不斷去創造自己生活意義的一種獨特的精神價值,更是未成年人生命意識自覺和完善人性的一種展現。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