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利
“教育是奠定學生發展與人格成長的基礎。”
班主任是第一線的育人者,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今后的發展。通過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總結了一些自己的經驗與做法,與大家交流探討。
一、嚴愛相濟,傾注愛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藝術高超的班主任必須具有一顆愛心。我班有個學生叫王×,他家境貧窮,孤僻、懦弱。母親有病,父親去世了,撫養孩子的重擔落在他姑姑的身上,面對這樣的環境他變得更孤僻、懦弱。他怕和老師、同學說話,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多次想該怎樣引導他呢?一次在課堂上,我挖空心思讓他回答問題,回答完后,我就為他鼓掌,同學們見我鼓掌,也心有靈犀地送去熱烈的掌聲,從此他像變了一個人,愛說、愛笑、愛回答問題了,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期末考試成績非常優秀。由此可見,鼓勵、關心是他前進的動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各方面進步很快,被評為三好學生。
二、理解學生,尋找閃光點
程×是我們班思維較慢的學生,學習成績跟不上,上進心不強。被同學視為差生,為班級拖后腿,不愛和他玩。他也有很強的自卑感,不愛與人交往。但我偶然發現他是一個非常熱心的孩子。課間,一個同學不小心摔了一跤,撮破了手,回到座位上流淚不止。別人都不太關心,只有他拿著衛生紙給他擦眼淚。我看到這一幕非常感動,于是在班上表揚他關心同學。這之后,我留心觀察,發現他經常借東西給同學,幫值日生做值日。我又表揚了他。一天我找到程×說:“班長兼衛生委員太累了,他推薦你當衛生委員,說你一定能干好,我也相信你能干得很出色,你覺得呢?”他驚喜地說:“保證完成任務!”之后他真的進步了,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衛生搞好了,還經常幫組長收作業。我常用班費買一些小獎品讓班委們發給表現出色的同學,他得到了上學以來的第一件獎品—— 一支鉛筆,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
三、溝通心靈,耐心誘導
一件事情往往能產生出兩種不同的結果,這兩種結果,同時也反映了對某一事物的不同看法。特別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學生每天都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的使你焦頭爛額,有的使你一籌莫展,有的使你猶豫不決,有的使你氣憤萬分,由此陷入十分苦惱的境地。面對這些雜亂瑣碎的事,作為一個班主任,應當時刻以育人為出發點,一切從學生的利益著想,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了解、分析、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和老師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使自己在學生中享有一定的威信,得到學生的信賴和愛戴,這樣工作起來才順心,學生才和我交心,同時也使家長們放心。
教育有法,教育更需要得法。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成功,只靠熱情和奉獻遠遠不夠,以教育理論武裝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規律,取得教育的主動權。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