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英美文學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的必修科目,英美文學作為一門學科,不是簡單的讀小說,談讀后感。在英美文學的教學上,應該學習漢語言文學與比較文學的教學模式,將文學理論引入英美文學之中,用理論指導閱讀,注重理論和文本分析的結合,進而使學生掌握文學理論、了解文學批評,提高對英文文本的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英美文學;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英美文學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主干課程,在高校院系的教學計劃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這一門在20世紀50年代便出現的、學生可以用一下午的時間在不求甚解的前提下讀完一本書的課程,在新環境下的教學模式顯得過于僵硬,英美文學本身作為一種文學,需要更多文學內容的引入,其中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是英美文學教學需要吸收采納之處。
以《尖尖的樅樹之鄉》為例,談高校英美文學中文學理論的引入:
一、認識并了解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從不同的出發點提出與解答了關于文學的不同問題。文學是何物?文學有什么用處?文學中作者與讀者的關系是什么?眾多的文學理論讓人眼花繚亂,俄國形式主義批評、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等等,將文學理論引入高校英美文學之中,不但可以充實課堂內容,更可以為學生閱讀文本布置相應的任務,從而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學的重視程度,把文學理論內容增加到期末考核當中,讓學生真正地重視文學,從更高的角度去解析文本,從而提升自己做人的內涵。
目前文學批評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已經被學術領域普遍接受,在英美文學教材中,對各個時期文學作品所對應的文學理論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英美文學課授課內容應該為:(1)文學導論與文藝理論;(2)英國文學概括;(3)美國文學概括;(4)文學批評。這樣才是有邏輯順序、層層鋪墊的教學。
二、將文學理論應用于文本分析
《尖尖的樅樹之鄉》是美國作家薩拉·奧恩·朱厄特的代表作,也是美國人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她的作品主要展現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緬因州的地理風格、人文面貌等地區特色,她以女性的視角寫下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她對鄉村女性的生動刻畫以及對鄉村自然的生動描寫受到美國民眾的歡迎,從女性的角度展示了她對自然的看法,即,回歸自然,感悟自然、體會自然等生態女性主義觀點。《尖尖的樅樹之鄉》發表于1896年,但隨著世界上環境問題與女性問題越來越突出,這篇作品也越來越受到文藝批評家的重視,從地方主義、女性主義、現實主義等理論方向對其進行解讀,認為其作品有明顯的女性特征,文字表述以及寫作手法也呈現出典型的生態女性主義話題特征。“I watched her for a minute or two;she was the old miranda,owned by some of the caplins,and I knew her by an odd shaped patch of newish duck that was set into the peak of her dingy mainsail.”“Her vagaries offered such an exciting subject for conversation that my heart rejoiced at the sound of a hoarse voice behind me.”
在這兩段文本中,作者用了“she”“her”等詞匯,但是通過上下文的解讀,我們發現這里的“she”是指船的名字。類似這種用法如果不了解本篇小說所屬的文學流派,那么便很難理解這兩段話的意思,對“she”的指代模糊不清,導致理解困難。
再如,“He was a shifty-eyed,coaxinsort of man,that got what he wanted out o folks,anonly gave when he wanted to buy,made friends easy and lostem without knowinthe difference.”這是對喬安娜的丈夫的描寫,在作者的筆下傳統的男性英雄主義轟然坍塌,文中男性吝嗇、騙人,這是對傳統男性的一種解構,同時也襯托了喬安娜的形象。
除了利用基本的文學理論對文本進行分析,我們還需要對文本進行總結批評。《尖尖的樅樹之鄉》對自然的描寫俯拾皆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緬因州在朱厄特的筆下油然而生,并同傳統的歌頌人類對自然的征服不同,在朱厄特的作品里,自然并非故事的簡單陪襯,我們需要通過對故事本身的解讀,品味其中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Nature is not human conquest and sadistic objec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s o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to influences the full range of human entities”.
在具體的文學批評中,我們需要透過文本表面所要表達的意思,深入本質,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去偽存真的處理,用文學理論指導文本的細節閱讀。在《尖尖的樅樹之鄉》一文中,托德太太與布萊克特夫人身上體現了生態女性主義。托德太太懂得天象天體知識,用自己種植的草藥為村民治療疾病,她的一身本領都來源于自然,在同自然的長期交流中,與自然建立親密的關系,并且對自然的力量有深刻認識。陪同布萊克特夫人參加聚會的路上,托德太太對先前的一棵樹感到“downcast”,如今對眼前的麻栗樹“luxuriant”表示開心。她認為樹與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偶爾“lack of energy”,但隨后“they will work energetically to put roots stretch deep soil, muster the courage to really start a new life from scratch”,即使“in accommodate only the roots of bare rock crevice”“overlapping peaks on the rocks”或“in a small trolley good soil are out of sight”,麻栗樹都會生命旺盛地成長,并“holding green leaves”,因為“each tree has its own source of life”。托德太太對樹的感情體現了他的智慧,她同自然之間有著神秘的紐帶,她喜歡并尊敬自然。托德太太在路上還借樹來贊揚她的母親,當聽到“in the middle of the people, and they can also find similar examples”時,情不自禁地轉向身邊的母親。布萊克特夫人雖己86歲高齡,但她依然“supple agility”“always pleasant”“although experienced hardships, never discomfort”。在托德太太眼里,她母親的生命力猶如自然一樣,可以與麻栗樹相媲美。生態女性主義認為:“女性和自然都可以養育生命,他們有很多共性,因而女性比男性更加接近自然,女性也適合同自然進行靈魂的鏈接”。托德太太、布萊克特夫人同自然的和諧相處,不僅印證了這一點,更超越了以人類為中心功利社會的“主體”和“他者”之間的占有關系,是一種真正的自然和諧。
三、從文學批評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學
在講解文學批評前,首先要為學生剖析一些常見的誤區,比如文學批評中的“批評”同我們日常所說的“批評”并不是一個意思,文學批評是在文學理論指導下,以文學鑒賞為基礎,對文學現象進行剖析、評判的活動。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如果不做說明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影響。
在文學批評的過程中,首先應了解文學理論,其次應該結合社會背景來重新解讀文本所講述的故事。在《尖尖的樅樹之鄉》中,朱厄特構建了一個以女性為創造者和敘述中心的文章結構,打破了美國文學長久以來的男性主體地位,這正符合女性主義批評方法。《尖尖的樅樹之鄉》講的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大家庭,但是他們有著某些“雌雄同體”的屬性,托德太太早年喪夫,這使得她在扮演母親、女兒的同時,還靠自己的睿智與勤勞扮演著男人的角色。埃斯特小姐放棄了教師的工作,去深山放羊只為了償還債務,這都是女性另一面的展現。
而文中的男性形象,則更多地展現了一些女性品質,沒有了好勇斗狠的氣息,而是有更多的睿智與教養。例如文中的威廉,不像當時很多美國男人那樣渴望外面的世界,更希望呆在家人的小圈子里,雖然已經到了花甲高齡,但卻害怕與人交談,生性靦腆,看上去更像個女孩子。這里我們需要用女性主義的批判精神去解讀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與文中威廉這種非典型的男性,生態女性主義“不僅批判男性中心的體制,更致力于重復有著生態智慧與自然情況的反傳統男性”。《尖尖的樅樹之鄉》筆下的男女很難從傳統分工上分辨誰是男、誰是女,從而解構了男性中心中的“男性統治女性,男性優于女性”的傳統邏輯。《尖尖的樅樹之鄉》中的“雌雄同體”實際上是作者對男性中心解構后的一種建構,是男女和諧相處的一種期望。
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學生不重視、教學方式單一、學生閱讀量少、期末考核內容單一等諸多問題,文學存在的價值便能讓學生拓展視野,鍛煉邏輯思維,透過文字表象看到作者要表達的本質內容,因此要學習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并且將其運用到英美文學閱讀當中。在具體的應用和操作上,首先學習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文學理論;其次,應用文學理論去具體分析英美文學文本內容;最后,透過文字,找出文學批評所要表達的內容,并對其進行深刻分析。這樣學習英美文學,才能體現出英美文學這門課的意義。
參考文獻:
[1]Cather, Willa. “Preface”: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 and Other Stories. By Sarah Orne Jewett. New York: Twayne, 1962.
[2]Zimmerman,M.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M].New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325.
[3]程愛民,徐勁,柯可,等.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Ⅱ)[J].外語研究,2002(6).
[4]金莉.從《尖尖的樅樹之鄉》看朱厄特創作的女性視角[J].外國文學研究,1994(4).
[5]林斌.父權制社會與女性烏托邦-朱厄特兩部小說中的女性主義內涵[J].國外文學,2004(1):82-89.
[6]朱剛.新編美國文學史[M].上海外國語教育出版社,2002.
[7]張良叢,馮元元.文學理論教學的反思:從教材編寫談起[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