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
摘 要:當前,后進生管理成為部分班主工作中任最頭疼的一件事,也是眾多班主任老師一直探索的課題。通過三個教育案例,探討如何通過“溝通”“尊重”和“關愛”三個渠道,對“后進生”卯足“后勁”作出思考和嘗試。
關鍵詞:“真誠的溝通”;“真正的尊重”;“真心的關愛”
如果班主任老師切實為后進生自身的發展著想,與他們“真誠的溝通”,給予其“真正的尊重”,并付之于“真心的關愛”的話,就會重新激發起他們前進的動力與潛在的后勁,也會在后進生轉化的同時,維護班級的良好秩序。
一、“真誠的溝通”
緣于對學習的抵觸和對班主任的偏見,班主任跟后進生的談話往往無果而終,因此在與后進生溝通之前我們務必要做好功課,確切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業余愛好、家庭狀況及近來表現,并清楚要跟他們“談什么”“怎么談”。
案例1
記得高三接班那天,2點報到,小新3點還未見人影,與家長聯系得知,1點鐘就已從家中出發,說是給班級買笤帚去了。但從其家長的語氣中絲毫沒有聽出對孩子的擔心,我開始有些半信半疑。正想辦法找人時,一個染著黃頭發,身穿緊身牛仔褲的小子拿著幾把笤帚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一看這架勢,便知“來者不善”,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后進生”。但他手里的新笤帚一方面驗證了其家長的說法,另一方面也顛覆了我對他“一無是處”的印象,覺得這孩子還有救。于是,我當即決定要用我的“真誠”來融化他那顆早已“冰封”的心。我向前幾步,很關心地問道:“你就是小新吧?我很擔心你,生怕路上出什么事!這么熱的天,快先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沒事,謝謝老師!”我看到他臉上略帶羞澀,笑著點了點頭。
趁熱打鐵,處理完報到當天的具體事務后,我把小新叫到了辦公室,找了把椅子讓他坐下,然后笑著說:“小新,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你的過去,因為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但我知道你很誠實,并且非常關心集體,我特別欣賞你這一點。今天只想和你聊聊高三這一年的打算,看看能否幫到你……”在整個交談過程中,我的態度一直很誠懇,他也不時以點頭、微笑回應我,可以看出他很認可我、喜歡我的“真誠”,當晚他就請假把頭發染回了黑色。
二、“真正的尊重”
人人有自尊,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后進生也不例外,也希望得到同學尤其是班主任的尊重。其實,這個要求并不高,他們只是希望老師不要戴有色眼鏡看他們,希望從老師那兒得到與其他同學一樣的對待。
案例2
小胡是一名典型的后進生,除了學習,幾乎什么都干過。高三接班后,經過多次溝通,或許是被我的真誠所打動,他終于向我敞開了心扉——“一直到初二,我在班里都是數一數二的好學生,可初三那年因交友不慎迷上網游,耽誤了學業,從此再沒趕上……”言語中,我聽到了他對過去的悔恨,對未來的迷惘。聽著他的訴說,除了惋惜外,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他對我的信任。為此,我先向他表示感謝,而后承諾幫他備考以實現夢想。這時的他并沒有幾分激動,而是冷冷地說:“我不想參加高考了。”“為什么?”我馬上問道,“我想自學園藝。”“沒問題,我支持你!”聽到這兒,他突然眼睛發亮,興奮地說:“老師,你看這樣行嗎?”我一邊聽著一邊思索著“對策”,為了讓這星星之火變成一輪耀眼的太陽,我決定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對未來的選擇,尊重他現在的打算。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現他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高考結束后,他給我發來了短信:“老師,我雖不能如您所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但我非常感謝您,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我會努力的,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三、“真心的關愛”
不可否認,每位老師都是發自內心地關愛自己的學生。我只想表達一種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只是設身處地為后進生本人著想關心與愛護。
案例3
高二時,小康父母違背他的意愿強行讓他來我校借讀,天生內向孤僻的他很難適應新的環境,老是把自己當成“外人”,想當然地認為同學不是“親同學”,老師不是“親老師”。為此,天天郁郁寡歡,再加上本身基礎較差,學習又吃力,慢慢地重操起了“舊業”,沉浸在了玩手游的刺激中。
接班了解情況后,我曾多次跟他交流。慢慢地,他從開始時對我的懷疑,漸漸地變成了信任,在一次談話中他把積聚在心底的苦悶一股腦倒了出來。當時我拍著他的肩膀,看著他的眼睛,語重心長地說:“小康,請你一定相信,老師會一直把你當做自己的親學生一樣對待,同學們也一定會把你當作他們的親兄弟!”
對于他的學習,我一方面呼吁同學們伸出援手,一方面親自督促,每天檢查他的任務完成情況,還利用課間幫其鞏固其英語基礎知識。為“親情”感動的他不僅跟同學們情同手足,成績更是突飛猛進。在今年高考中小康取得了531分的好成績,選擇了他夢寐以求的飛行專業。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相信在“真愛”的滋潤下,后進生定會卯足“后勁”,長成參天大樹。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