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志兵
高三進入總復習,復習課的主角一直是教師。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一分鐘能當作兩分鐘用,以增大課堂容量,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教師的良苦用心固然是好的,然而脫離學生實際再加上缺少學生參與的單向灌輸式課堂教學方法往往并不被學生領情。基于此,我們在物理復習課部分課堂教學中做了探索,就是把實驗和學生動手操作引入課堂,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現總結如下,供各位同仁斧正。
一、復習實驗,創設條件讓學生在鑒賞實驗中鞏固知識
復習實驗時,由于此類學生實驗在新課學習時已經在實驗室完成,所以以往的復習方法是:教師將實驗作為一個單純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引導學生回顧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數據分析和處理、誤差分析、注意事項等,再結合一些例題加以分析,以加深學生對原理的理解。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知識講授法雖然對學生全面掌握知識有效,然而在實驗技能、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等物理素養方面的形成卻不夠。針對這些現狀,我們便嘗試引入部分實驗作為操作演示實驗,讓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開動腦筋,鞏固知識。眼、手、腦、口并用,取得較好效果。
復習“用多用電表探黑箱”這一實驗時,在組織學生自主復習完相關知識后,我們將多用電表、待測電阻兩只(20歐、10千歐)拿出,先把多用電表表盤投影到屏幕上,提醒學生觀察表盤的結構以及刻度盤的刻度,然后教師演示兩個待測電阻的阻值。有些操作步驟教師可以故意出錯,完成后要求學生將操作過程中不正確的地方指出來。這種挑錯式實驗要求學生既要仔細觀察,又要回憶知識,認真思考才能作出正確判斷,課堂效果很好。經過探索我們發現這種復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鞏固知識且活躍課堂氣氛,取得較好復習效果。
二、講評習題,給學生提供與題目情景相關的物理模型
物理習題(或一些試題)中,有些情景會結合相關的物理模型。雖然有些模型在生活中較常見,學生平時往往不注意觀察,對其中的物理現象了解不深,解題時還有一定困難。如果講解習題時,能夠給學生提供相關物理模型進行分析,有助于學生對其中的物理知識理解到位,教學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如圖所示為一種自動跳閘的閘刀開關,O是轉動軸,A是絕緣手柄,C是閘刀卡口,M、N接電源線,閘刀處于垂直紙面向里、B=1T的勻強磁場中,CO間距離為10cm,當磁場力為0.2N時,閘刀開關會自動跳開,則要使閘刀開關能跳開,CO中通過的電流的大小和方向為( )
A.電流方向C→O B.電流方向O→C
C.電流大小為1A D.電流大小為0.5A
講解此題時,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單刀單擲開關模型,讓學生觀察模擬跳閘的情形,感受CO運動的過程和受力的特點,從而選到正確的答案。
三、習題中涉及的物理現象,課堂條件允許時可以讓學生在講解時邊講邊練
物理習題源自于物理現象,物理現象來自于生活現象,有些物理習題本身便是一個物理實驗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契機,指導學生邊講邊練。學生在做這些小實驗的過程中,思考題目里的物理規律。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物理素養,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水平桌子邊沿,一張紙條上靜置一物塊m。第一次將紙條以速度v水平抽出,物塊落地點為p點;第二次將紙條以2v水平抽出,則物塊落地點位于( )
A.P處 B.P的左邊 C.P的右邊 D.無法確定
講解時,我們指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操作,在得出實驗結果時,引導他們分析其中的物理規律:紙帶和物塊之間的摩擦力一定,第一次抽出它們之間的作用時間長,根據動量定理,物塊第一次飛出桌面的速度比第二次大,再結合平拋運動規律,就可以解釋了。這種復習效果比起單獨解釋其中原因,學生理解自然要深刻得多。
四、物理過程的模擬,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過程模型
物理習題中反映的物理過程有時比較復雜,復習課中這一類問題的分析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如果教學中能夠將題目里的情景通過模擬展示,則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正確運用物理規律來解決相關的問題。
例如:(2007年全國高考理綜卷)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現:甲經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從起跑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運動。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前某一適當的位置設置一個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前s1=13.5m處作了標記,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并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區的長度L=20m。求:(1)此次練習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末端的距離。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此物理過程,我們組織了兩名學生模擬接力練習,按題中要求進行。高中學生多次參加運動會,并經常觀看電視轉播的田徑接力賽事,參與熱情很高,一番模擬之后,題中的物理過程學生也了然于胸。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注意抓住這一特征,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有裨益。而且在迎接高考前的緊張復習中,此舉還可以放松學生緊張心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編輯 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