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原
【摘 要】分析廣西高職創業教育現狀和問題,借鑒區外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先進經驗,探究廣西高職有效開展創業教育的措施,以提高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創業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3C-0007-02
創新創業教育正成為21世紀現代人需擁有的第三本教育“護照”。高職院校是我國最早興起創業的機構。從最初的創業競賽到創業園、企業孵化器的建立,從就業指導課的一項內容到單獨的必修課,從學校層面的規劃到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強烈關注,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十幾年來也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在中西部地區高校的創業教育卻發展相對遲緩。
對中國知網的搜索顯示,主題涉及廣西創業教育的文獻僅僅19篇,這與當前創業教育研究如火如荼的熱潮大不相符。20世紀末,廣西個別高校開始開設創業教育課,但僅限于一些講座和一些創業活動宣傳。近年來,廣西的一些城市不斷開展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活動,把大學生創業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但實際效果遠未達到預期。據欽州學院陶聆之統計,截至2009年,廣西僅有2所高校引入KAB創業教育,12所高校引入SIYB教程。雖然當前廣西高職院校基本全部引入了SIYB教程或KAB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但僅僅是極少數院校將此類課程作為必修課程,更多的是作為選修課,甚至是僅僅作為就業指導課的一部分,并且開設課時和師資嚴重不足。
基于此,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莫秋樹等認為廣西的創業教育還處在初級階段,亟待完善和改進。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李昭志等同樣認為廣西高校雖然逐漸重視,開設創業教育選修課或者將創業教育列入就業課程,但與東部發達地區高校相比仍有較大不足。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不斷發展,以及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廣西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對比廣西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廣西的高職教育需要肩負起更多的使命。相較于其他發達省份,廣西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除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起步相對較早外,其他院校才剛剛起步,發展較為緩慢。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整理分析以及調研發現,與國內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相比,當前廣西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業教育理念缺失
目前,創業教育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呼吁和支持,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仍陷于隔斷式教育困境。除對創業教育有一定了解的老師極力呼吁外,大部分老師和學生武斷地認為國家要求開設創業教育僅僅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而未意識到創業教育是教育與社會發展、人的全面發展等的內在需求。
(二)師資力量薄弱
創業教育的效果如何,關鍵在于授課的教師的綜合素質。目前廣西很多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在管理上還不夠規范,同時教師數量也不足,而且現有的師資隊伍綜合能力也偏低。絕大多數擔任創業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缺少創業的經歷,他們對企業的籌建與運營相關的知識知之甚少;同時他們大多沒有進行過專門的培訓。
(三)缺乏系統的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個較為系統的課程體系。目前在廣西高職院校中幾乎沒有專業的創業教育研究團隊,而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在搭建過程中更為隨性,部分院校的課程體系甚至時常遭受任課教師和學生的抵觸。更為嚴重的后果是,創業教育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授課方式的選擇、課程設計等方面顯得較為隨意,遠未體現專業教育的實質內容,嚴重影響創業教育目標的實現,甚至導致學生對本門課程產生困惑和反感。因此,要有效開展創業教育,廣西高職院校必須盡快設計出合理穩定的課程體系,并選取或編寫優質教材。
(四)缺乏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創業教育的教學活動不同于傳統教學的教育模式,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學實踐環節至關重要。廣大學生可以通過模擬創業等方式,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個人能力素質,同時積累實踐經驗,為今后真正的創業活動打下基礎。目前,大多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較為豐富的創業教育資源,導致創業教育在內容、方式、教學理念等方面缺乏指導,難以發揮創業教育的作用。同時,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也不到位,因為創業不同于就業,學生到實踐基地不是簡單地學習工作技能,而是掌握創業的能力,這種條件不是普通的企業能夠提供的。
雖然起點較低且存在諸多問題,但在自治區政府、教育廳以及各高職院校等的多方努力下,廣西高職院校較為理想的創業教育改革環境已經形成,無論是在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均為此類研究和實踐的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提供了良好的時機。
首先,宏觀層面上,在國家、社會、學校等各個層面的不斷努力和推動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開始形成。廣西2014屆高校畢業生創業人數為145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77人,帶動就業人數1664人;廣西2015屆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1112人,創業直接帶動就業人數為1744人。當前廣西在校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5078人,直接帶動就業人數為4361人。《關于實施廣西高等教育強基創優計劃 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 教育改革的通知》強調要“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提升我區高等教育發展水平”。
其次,在微觀層面上,目前廣西已有63所高校開設創業指導課程,56所高校建設有創業場地,累計投入創業扶持資金3000多萬元。各高職院校積極實施訂單班、校中廠、廠中校、頂崗實習等方式,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目前該學院已初步建成多學科融合,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已經建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過對廣西部分高職院校的調查和訪談,針對廣西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借鑒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義烏工商學院等開展創業教育的經驗,在立足于廣西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和高職教育特點等的基礎上,對廣西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創業教育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創業教育
與區外高校創業教育開展如火如荼的局面相比,廣西高校尤其是高職創業教育稍顯沉寂。在調研中發現,學生普遍認為創業應該是學好專業之后的事情,創業教育應該是“小眾”行為,而不應該讓人人都接受創業教育;更有部分高校教師認為創業教育是國家為了應對學生就業困境的無奈之舉。這些片面認識與國家開展創業教育的目的與初衷相去甚遠。因此,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必須使學生清楚認識到為什么要接受此類教育以及創業教育的價值取向是什么,并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同時也通過宣傳教育使學校教師深刻認識到國家大力提倡、推行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最終,使學生、教師樹立現代教育觀念,積極參與創業教育,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的形成。
(二)改革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完善課程體系
首先,教育模式對于人才培養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出一種適合自身特點的培養模式。如以一種理念的模式將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當中,形成以創業為導向的專業教育模式。
其次,要完善廣西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具有廣西特色或者高職院校自身特點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如在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結合區域特點和學校優勢及特色,以創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突出創業教育,設置獨立、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打造高水平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是實現人才培養預期目標的重要基礎,解決廣西高職創業教育師資匱乏的根本途徑在于打造一支高水平專兼職師資隊伍。首先,通過直接引進或校內推薦、選拔的形式組成一支開展創業教育的專職師資隊伍,并通過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教育,培養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專業知識,通過組織和引導教師參加模擬創業實踐、到企業掛職鍛煉等活動,使教師積累創業實踐經驗和較為豐富的專門知識。其次,積極發揮行業背景優勢及校企合作資源等,從企業引進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創業人士等來作為創業教育兼職教師。
(四)搭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而基本素質的形成與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密切相關。目前,在累計獲得“廣西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的21所高校中僅有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高職院校,因此盡快搭建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刻不容緩。此外,調研發現,部分院校的創業實踐平臺并未充分利用,甚至存在建成后閑置的現象,這與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資源緊缺的局面甚為矛盾,究其原因在于創業教育教師對于時間教學環節的忽視。近些年來,浙江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創業教育時將對學生創業教育理念和意識的培養有效滲透到實踐教學之中,并利用實踐或實訓來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并取得顯著效果。這為廣西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創業教育提供了良好借鑒。
【參考文獻】
[1]張鑑民.突破與創新:浙江高職創業教育發展之路徑[J].職教論壇,2011(36)
[2]何淑貞,徐玉成.高職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1)
[3]莫秋樹,等.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研究[J].新課程研究,2009(10)
[4]袁玉芳.區域經濟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研究[J].廣西教育,2013(35)
[5]盧嬋江.基于廣西高校創業教育的實證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3)
[6]陶聆之.關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幾點思考——以廣西為例[J].欽州學院學報,2011(1)